[发明专利]用五轴四联动的数控系统实现五轴五联动轨迹控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3453.2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5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佘剑;周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 | 分类号: | G05B19/41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五轴四 联动 数控系统 实现 五轴五 轨迹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五轴四联动的数控系统实现五轴五联动轨迹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FANUC数控系统参数和编制梯形图,把在联动过程中运动较少的轴设为PMC轴;
(2)编制用户宏程序,从程序中把各坐标轴的相关坐标信息、指令速度、直线或圆弧信息传送到宏变量,通过速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所需的数据控制坐标轴的运动;
(3)后置程序的处理,在程序段前加上调用宏程序的指令或代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五轴四联动的数控系统实现五轴五联动轨迹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宏程序,是利用FANUC数控系统提供的用户宏程序变量,从程序中把各坐标轴的相关坐标信息、指令速度、直线或圆弧信息传送到宏变量,然后根据速度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数控轴和PMC轴的运动速度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五轴四联动的数控系统实现五轴五联动轨迹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PMC轴的移动距离数值(Z值)送到FANUC数控系统的#1133号宏变量,把PMC轴的速度数值(Fz的值)送到#1132号宏变量,以上的数据都准备好后,用一个M代码通知FANUC数控系统的PMC把数控轴Z轴变为PMC轴并把数据送入系统执行,在紧接的下一程序段执行其余数控轴的坐标移动指令,其余数控轴移动速度为计算的速度F数,再接下来的程序段为恢复PMC轴为数控轴指令,也是用M代码完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五轴四联动的数控系统实现五轴五联动轨迹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度计算公式:
F:NC程序指定的各轴合成进给速度
Fx-Fz:各坐标轴的实际进给速度
各坐标轴都是直线插补时的速度公式:
各轴的合成路程(mm):
总的运行时间(min):T=L/F
PMC轴的速度(mm/min):Fz=Lz/T
数控轴的合成路程:
数控轴的速度:F数=L数/T
Lx~Lb:各坐标轴移动的增量距离(单位:mm)
圆弧插补时的速度计算公式:
首先计算弧长:S=α*R
走完弧长时间:T=S/F
PMC轴速度:Fz=Lz/T
α:圆弧圆心角,单位:弧度
R:圆弧半径,单位:mm
Fz:Z轴(PMC轴)的运动速度;单位:mm/min
Lz:PMC轴移动的增量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五轴四联动的数控系统实现五轴五联动轨迹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置程序是采用VB程序编写,在由数模生成NC程序时,要先判断每一个程序段是否是五轴联动,判断的标准为,看是否是每一个坐标轴的移动距离都大于零,如果是,则进行五轴联动,在处理时就需要在程序段前加上调用宏程序的G指令或M代码,具体数值由FANUC数控系统参数指定,将五轴四联动数控系统变为五轴五联动轨迹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4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