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多信道、多协议的城市照明无线监控技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4110.8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5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黎晓明;张俞;李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科技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信道 协议 城市 照明 无线 监控 技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城市灯光照明、亮化集中控制,属于电子监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城市照明监控采用遥控、遥测、遥信三遥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远程监 控和管理。城市照明无线监控终端一般采用专网(数传电台)或公网(GPRS)进行通 信。
目前城市照明无线监控系统大都采用专网(电台)或公网(GPRS/CDMA/3G)的方式 进行组网通信,一般采用单通道、单协议的方式对其系统进行组网通信,即采用一种 通信组网方式加一种通信协议进行照明监控管理,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日后的升级换 代过程中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以及信息整合上的问题。
资源浪费:如果客户需要扩容、而系统厂商的原有产品已经不再生产,客户要么 需要将原有老的产品(包括中心站部分)全部更新换代,要么就必须在添置新终端产 品的基础上,再在中心站添置新的监控主机及新的照明监控中心站软件。
信息整合问题:不同协议版本的监控终端如果必须在不同版本的中心站软件上运 行,这样对于一个城市的照明监控管理来说,就存在控制分散、信息散乱的问题,不 能做到对整个城市的所有路段进行及时、有效地集中控制和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照明无线监控技术方法,支持多信道、多协议通信,其特征在于:将不 同的通信方法设置不同的信道,并且将每种通信协议封装成一个协议库,照明无线监 控中心站软件对支持该协议的照明监控终端进行控制时,启用该协议库的数据,进行 相应的解析,将数据通过对应的信道发送出去或从相应的信道接收数据。
其中,
所述多信道的实现:应用层数据的收发只和通信信道相关联;将信道中的通信设 备抽象成一个抽象类,各种不同的通信设备从该抽象类继承并实现其统一的接口;通 信信道中的相关内置对象,通信设备和通信协议和具体某一实际对象脱离耦合;
所述多协议的实现:采用数据字典的方式管理所有参数和数据项,能够兼容进来 的协议中的核心数据项必须在数据字典中有定义;对应用层来说,其数据的收发只关 心一组抽象数据,而有效屏蔽协议的细节,忽略协议中的具体定义及表现。
系统同时引入一个通信管理器模块,该模块负责管理通信信道对象以及各个信道 和应用层的数据交换协调工作:当程序需要发送数据时,由应用层将一组在数据字典 中定义的抽象数据、任务编号以及相关配置参数传递通信管理器模块,通信管理器模 块根据应用层传递的参数选择一个对应的通信信道,然后信道将这组数据传递给其内 部的协议对象,由协议对象负责将这组数据封装成指定协议的二进制数据流,之后再 由通信设备对象负责将二进制数据流发往指定的接收者;当程序需要接收数据时,通 信设备对象负责将二进制数据流从指定的发送者接收,由协议对象负责将这组数据封 装成指定协议的二进制数据流,然后信道将这组数据由其内部的协议对象予以接收, 通信管理器模块选择一个对应的通信信道,将在数据字典中定义的抽象数据、任务编 号以及相关配置参数予以接收并发送给应用层。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
如果采用多信道、多协议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上述的问题,节省开支,提高管 理效率,而且对于以后整个系统的升级维护来说也方便了很多。
就其实现来说,主要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内容:
1)多信道:多信道的目的在于能够实现能够同时从多个通信设备上实现数据的 收发功能,多个通信设备既可以是相同类型的硬件设备(如:电台+电台)也可以是不 同类型的外部硬件设备(如:电台+GPRS),每一个具体的硬件设备对应一个信道,软 件需要管理并协调好各个信道数据的收发工作;
2)多协议:软件需要能够将具体的业务数据需求采用不同的协议进行收发,并 且程序的复杂度不应随着协议的增加而呈线形或指数增长;协议帧必须能够在不同的 通信信道上进行传输,并且协议帧的收发不应该和具体的硬件设备特性相关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协议的实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信道的实现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收发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科技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科技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