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钨模中感应加热熔铸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4147.0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4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鸿;张德库;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9/16 | 分类号: | B22D19/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钨模中 感应 加热 熔铸 方法 | ||
1.一种铜-钨模中感应加热熔铸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组装钨棒、铜环、石墨模具进行清洗;清洗时首先用丙酮除油,之后用清洗液进行清洗;
步骤2、对钨棒、铜环、石墨模具进行组装,其中钨棒固定在石墨模具上,铜环套设置在钨棒与石墨模具之间;
步骤3、在铜环、钨棒和成型石墨模具的缝隙、顶部中填充保护剂;
步骤4、将圆柱形基体感应圈套在石墨模具外,位置与铜材等高,之后利用感应圈对石墨模具进行加热,当铜环熔化后停止加热;
步骤5、模具冷却成型,之后通过定向凝固,铜与钨棒发生冶金结合完成熔敷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钨模中感应加热熔铸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清洗液为浓硫酸、浓盐酸和水的混合液,其中浓硫酸的浓度为95%-97%,浓盐酸的浓度为38%,上述三者的体积比为15∶15∶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钨模中感应加热熔铸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保护剂为Na2B4O7、CaF2、KBF、NaOH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质量比为:(85~99)∶(0.0001~6)∶(0.0001~4)∶(0.0001~5),颗粒度为30-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钨模中感应加热熔铸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对石墨模具进行加热的时候当温度达到500℃时暂停25~35s,当温度达到1000℃时暂停25~35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钨模中感应加热熔铸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温度的检测是通过红外温度检测仪进行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钨模中感应加热熔铸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定向凝固具体为将焊接件放在冷却平台上,在焊接件上放置保温罩,在平台下方循环冷却水,实现定向凝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钨模中感应加热熔铸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温罩的材料为保温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1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长深孔滚压专用滚压头
- 下一篇:一种在线检测LED显示屏的智能调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