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发电系统中耦合电感式双Boost逆变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4169.7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1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537 | 分类号: | H02M7/537;H02J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唐超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系统 耦合 电感 boost 逆变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电力电子与电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光伏发电系统中耦合电感式双 Boost逆变器电路。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之前,现有的较低压直流逆变技术中,尤其是较低压光伏组件并网 发电中,主要有以下二种。
一种是单级逆变电路通过工频变压器升压方式并网,另一种是两级式即前级 DC-DC升压电路,后级是逆变器。前者中,当光伏组件电压较低时,工频变压 器升压比较大,原边电流较大,因此功率开关管功率损耗较大,同时变压器本身 产生功率损耗,导致系统转换效率较低,影响光伏发电利用率;后者中,采用两 级电路,系统转换效率不高,导致光伏发电利用率低下。由此可知,这两种方法 都不利于较低电压光伏组件下的中、小功率光伏电池高效的向电网发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发明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中耦合电感式双 Boost逆变器电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发明的耦合电感式双Boost逆变器电路,其主要技术特征是由两个耦合电感 式Boost电路共用直流电源构成,交流输出取自两个耦合电感式Boost的输出电 容之间。
本发明的逆变电路本身的结构特点是两个耦合电感式Boost电路,Boost二 极管采用全控型器件开关管,使逆变电路能实现能量的四像限运行;由于采用了 耦合的电感,适当选取匝比,使得在较低输入电压时和较小占空比情况下Boost 电路也能输出较高的电压,因此发明的并网逆变器无需升压变压器,可以实现一 级并网发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较低压输入时,无需变压器升压,体积轻、效率 高、成本低,充分地利用了光伏发电的能量。发明的并网逆变器应用在较低压光 伏发电中,可以采用传统的闭环控制方式,用正弦波脉宽调制方式实现其4只开 关管的驱动信号,逻辑分配简单易实现。
本发明是针对当前较低压直流输入并网发电变换效率低的缺点,提出的耦合 电感式双Boost逆变器,具有升压能力,可实现单级并网发电。本发明的电路具 有结构简洁、设计成本低、效率高、可靠性高,当输入直流电压低,特别是光伏 组件电压较低时,可省去工频变压器并完成并网发电功能。本发明的电路特别适 用于光伏发电系统模块化,将之集成在光伏组件上以提高光伏发电的综合转换效 率,满足即插即用分布式发电系统要求。发明电路的开关管开关信号的调制方式 和控制方法都与传统的并网发电逆变器一样,控制简单易实现。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耦合电感式双Boost逆变器电路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耦合电感式双Boost逆变电路单级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示意 图。
图3--本发明中驱动时序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中[t0~t1]模态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中[t1~t2]模态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中[t2~t3]模态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7--本发明中[t3~t4]模态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1.中的符号名称:
L1,L2 耦合电感 L3,L4 耦合电感
VL 电池电压 T1~T4 开关管
n1 L1的绕制匝数 D1~D4 开关管的体二极管
n2 L2的绕制匝数 C2,C3 输出滤波电容
n3 L3的绕制匝数 B1 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