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双转子发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4407.4 | 申请日: | 200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1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廖恩荣;李更生;沈沛;杨虎;黄晓辉;王中;李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传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8 | 分类号: | H02K7/18;H02K5/20;H02K9/04;H02K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9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转子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尤其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转子发电机。
背景技术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各行业的迅猛发展,引起了能源消耗的急剧增加,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新能源的利用中,以风能为 例,风能的利用最为实用可行。但是风力的不稳定与电网要求的频率稳定 形成了突出的矛盾。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变速恒频是其中最为常用的发 电方式。
在现今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方式中: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和直驱式风力 发电系统成为了人们采纳的两种主要方式。
双馈发电系统是基于绕线式异步电机(双馈电机),将其定子绕组接入 工频电网,转子绕组由变频器提供频率、相位、幅值可变的电源,实现电 机的交流励磁,此时的发电系统可以根据风力机的转速变化调节励磁电流 的频率,实现恒频输出,同时利用了定子磁场的的定向矢量控制实现了功 率因数调节。该系统中的双馈电机定子固定,依靠转子高速旋转励磁发电, 而风力机输出转速较低,需要通过升速齿轮箱来实现升速。但是由于升速 齿轮箱的速比较大,增加了齿轮箱的级数、齿套数和自重,使系统成本增 加,影响了齿轮箱及系统的可靠性。
直驱式发电系统是基于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将原动机直接与发电机 的转子连接,将定子绕组输出的频率随转速变化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再 逆变成与电网同频率的交流电输出。该系统由于是全功率转变,需要外加 一个大容量的变频器,投资大,谐波含量高。另外永磁发电机的转速慢, 导致发电机体积过大,系统成本过高。虽然其理论上效率高,工作可靠, 但实际应用于大功率机组有一定的局限性。
无论是双馈发电系统,还是直驱式发电系统,一般都采用独立的变速 箱和发电机在使用现场安装组合。这种使用方式,安装中要求变速箱的输 出轴与发电机的主轴(输入轴)有较高的同心度,否则直接会影响到轴承 的使用寿命。将变速箱与发电机一体化设计,尤其是变速箱的输出轴与发 电机的输入轴采用同轴,以及在风力发电机中采用双转子方式提高电枢和 磁场相对运动速度的工作模式,均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的双馈发电系统和直驱式发电系统存在 的问题,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双转子发电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化双转子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它由变速和发电两部分组成,变速和发电两部分的结合部设有油封,它们 安装在同一箱体中,其中:
a)输入轴、电机主轴、反向齿圈以及内转子、外转子同轴心设置;外 转子上设有电枢,内转子上设有磁极;电枢中产生的电能通过滑环和电刷 输出;
b)输入轴周围至少均匀分布两个结构一致的分流传动齿轮轴,各分 流传动齿轮轴与反向齿圈之间设有转向轴,分流传动齿轮轴、转向轴均与 输入轴平行;
c)输入轴上设有一级大齿轮;分流传动齿轮轴一端为一级小齿轮, 另一端为转向驱动小齿轮,分流传动齿轮轴上设有二级大齿轮;电机主轴 上设有二级小齿轮,转向轴上设有转向齿轮,电机主轴上还固定设置有内 转子;
d)输入轴上的一级大齿轮与分流传动齿轮轴中一端的一级小齿轮啮 合,分流传动齿轮轴上的二级大齿轮与电机主轴的二级小齿轮啮合,分流 传动齿轮轴上另一端的转向驱动小齿轮与转向轴上的转向齿轮啮合,转向 轴上的转向齿轮与反向齿圈啮合,反向齿圈与发电机的外转子连接;
e)输入轴、分流传动齿轮轴、反向齿圈、转向轴以及外转子均通过轴 承支撑于箱体,电机主轴一端通过轴承支撑于箱体,另一端通过位于内转 子前后的轴承支撑于外转子中。
在本发明中:输入轴周围均匀分布2~6个分流传动齿轮轴。
在本发明中:反向齿圈与外转子之间通过膜片联轴器连接
在本发明中:内转子为空心筒体,内转子通过筋支撑固定在电机主轴 上,位于内转子空心筒体中的电机主轴上还固定设置有排风叶片,电机侧 端部的箱体上设有散热孔。
在本发明中:外转子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前后贯通的散热槽,各散热槽 相互平行,每个散热槽的进风口设有一个导风叶片。
在本发明中:散热槽与外转子外表面的纵切面的夹角α为2~45度, 按照外转子转动方向,散热槽的出风口滞后于进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传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传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