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气固相法的高粘度高填充性氯磺化聚乙烯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4419.7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5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朱结东;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金泰达橡胶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0/02 | 分类号: | C08F10/02;C08F8/3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气固相法 粘度 填充 磺化 聚乙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气固相法的高粘度高填充性氯磺化聚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选取颗粒度为70-450μ、含水量小于1%的氯化聚乙烯聚合物为原料,将原料加入流化床反应器内;所述的氯化聚乙烯聚合物为分子量为80,000-200,000的聚乙烯直接氯化得到,它的氯重量百分含量为10-60%;所述的流化床反应器上连接设有混合气循环回路;
(2)向流化床反应器内通入氮气,对流化床反应器进行氮气置换;置换完毕后向流化床反应器内通入混和气至流化床反应器内压力达到0.3-1.0bar后,混和气通过混合气循环回路采用封闭的循环气流方式循环使用,且保持化床反应器内压力为0.3-1.0bar,所述的混合气由氯气、二氧化硫和氮气组成,且氯气、二氧化硫和氮气的体积比为1∶0.1-10∶0.11-9.9,同时在流化床反应器内进行紫外灯照射,控制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反应温度为25-100℃,反应5-30分钟后,将流化床反应器泄压至常压,并排出反应废气,停止紫外灯照射,通入氮气净化反应器,净化结束后,出料即得氯磺化聚乙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气循环回路上设有酸雾扑集器和换热装置,从流化床反应器循环排出的混合气经过酸雾扑集器吸收混合气中的酸雾、通过换热器换热后,再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循环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流化床反应器降至常压并排出反应废气后,再向流化床反应器中通入所述混和气至流化床反应器内压力为0.3-1.0bar,按所述方法反应5-30分钟后,停止通入反应混和气,将系统泄压至常压,并排出反应废气;如此操作1-4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氯化聚乙烯聚合物为分子量为120,000-180,000的聚乙烯直接氯化得到,氯重量百分含量为2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氯化聚乙烯聚合物为分子量为140,000-160,000的聚乙烯直接氯化得到,氯重量百分含量为25-3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氯化聚乙烯聚合物颗粒度为100-400μ。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混和气体中,氯气、二氧化硫和氮气的体积比为1∶0.5-5∶0.15-5.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气经预热至25-100℃后再通入流化床反应器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反应过程中,控制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反应温度为30-8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得的氯磺化聚乙烯中通入温度为30-100℃的氮气进行除废酸处理,即得精制氯磺化聚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金泰达橡胶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金泰达橡胶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4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