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管型载重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4645.5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7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萍 |
主分类号: | B66F5/02 | 分类号: | B66F5/02;B60S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管型 载重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重支架,具体来说是一种可稳定地用于支承汽车或重物的方管型载重支架。
背景技术
载重支架大多用于支承汽车或重物,特别是维修保养中能稳定有效地支撑车辆,以确保维修人员滞留车底下方时安全顺利地展开工作。该类载重支架既要有足够的安全可靠性,又要求在大量的汽车配套或产品出口中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及企业本身发展的需求。然而,从现有常用常见的载重支架产品来看,有些支架产品采用铸造结构和钢板成形并焊接的工艺,其本身份量过重,成本又高,这也给随车配套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对比技术方案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支架设计的方案,以简化产品结构,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支承汽车或重物的方管型载重支架,包括底板、固定柱和高度可调节的托盘,其特征在于:以型材加工的大方管固定柱与底板固联,四块加强筋板分别在大方管固定柱的各个角线位置对底板与大方管之间作焊接性支撑联结,大方管的中间方形孔与固联托盘的可移位支柱实现孔轴配合,并以承重销轴将固定柱与可移位支柱实现销轴定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型材大方管、型材小方管和钢板做成的底板及加强筋,使结构设计很是简单,由此而方便加工及降低支架成本。
附图说明
实施例的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方管型载重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相对图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相对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在图3上的“A-A”剖视图。
附图各标号所示零部件名称如下:
1底板,2加强筋板,3加强筋板,4加强筋板,5加强筋板,6大方管固定柱,7双杆承重销,8可移位支柱,9托盘,10方形孔,11支柱销轴圆孔,12支柱销轴圆孔,13固定柱销轴圆孔,14支柱销轴圆孔,15支柱销轴圆孔,16支柱销轴圆孔,17台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将有助于对本案技术内容和效果的理解,但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由各附图可见,本发明方管型载重支架以底板1为基础,加强筋板2、3、4、5分别设置在方形底板1的二对角线上,并与底板1之上平面焊接,大方管固定柱6上部设有贯通左右的同轴固定柱销轴圆孔13,可移位支柱8纵向均匀地分布有若干个贯通该支柱左右的同轴支柱销轴圆孔诸如11、12、14、15、16,且使所述各支柱销轴圆孔之间的中心距与双杆承重销7之上、下销轴中心距相等并符合相关位置要求,可移位支柱8的上端固联有托盘9,且可移位支柱8的外方形状轴与大方管固定柱6之中间方形孔10实现间隙配合,又在所述固定柱6上的上端处设有台阶面17,且使该台阶面17至固定柱销轴圆孔13之中心线的距离与双杆承重销7之上杆销轴的下母线至下杆销轴轴心线的距离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使用的:根据待支撑之汽车或重物的支点位置高度,将与可移位支柱8一体的托盘9调节至适当高度,把双杆承重销7之下杆销轴串入固定柱销轴圆孔13和相关可移位支柱8上的支柱销轴圆孔诸如14或15或16或以此类似的销轴圆孔,同时使双杆承重销7之上杆销轴串入可移位支柱8上部之另一支柱销轴圆孔中,放开可移位支柱8后,刚好使双杆承重销7之上杆销轴的下母线基本接触或接近台阶面17,从而使支架置于重载下时,双杆承重销能同时发挥承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萍,未经蒋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熵合金粉末导电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潜水搅拌机水下打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