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苏木粉末染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4655.9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侯秀良;高卫东;吴慧慧;王鸿博;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苏木 粉末 染料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染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 膜分离技术制备苏木粉末染料的方法。属植物染料的制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苏木(Sappanwood)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 的干燥芯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资源丰富,用途广泛。国内苏木资源主 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两广、福建和台湾等地。在传统中医学上, 苏木具有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等多种功效,中医临床上用于经闭腹痛,产 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等。近年来,以水为溶剂,采用传统的回流 法和煎煮法工艺提取苏木浸膏,并研究其药理、药效及开发利用受到了人 们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苏木水提物具有中枢抑制、抗炎、抗高血脂作 用;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等。苏木除了药用外, 其水提取物呈现红紫色,是一种植物染料,采用铝、铁等无害金属媒染剂 可染出红、褐等颜色。研究认为苏木染料可用于羊毛、蚕丝、大豆蛋白纤 维、棉纤维及其织物的染色。此外,苏木色素还可以开发植物染发剂。苏 木染色纺织品色泽鲜艳,具有抗菌的生物活性及保健功能,同时属于绿色 纺织品。
苏木色素化学成分主要有巴西苏木素(Brazilin)和苏木精 (Hematoxylin)。巴西苏木素为琥珀黄色结晶,在水溶液特别在碱性溶液 中易被氧化成红色的巴西苏木红素。而苏木精为白色结晶,在空气中迅速 氧化成红棕色的氧化苏木精。由于该两种色素成分均含有大量羟基,因此 易溶于水,可用水做溶剂提取苏木。传统的苏木染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主 要工艺流程:苏木→以水或水/酒精为溶剂提取苏木色素→过滤→减压浓缩 →喷雾干燥→粉末苏木染料。其中,减压浓缩是采用减压、水分汽化的方 法将提取液中的水分与色素分离,达到浓缩色素的目的,该方法能耗大, 用水量大。
近年来,膜分离科学和技术发展很快。在膜分离中,依据膜 孔径的不同,可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对于微滤 膜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膜的孔径来表征,通常孔径范围在0.1-1μm, 故微滤膜能对大直径的菌体、悬浮固体、大分子的树胶等进行分离,可作 为料液的澄清、除菌等。对于超滤膜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对标准有机 物的截留分子量来表征,通常截留分子量范围在1000-300000。膜分离过 程是一种纯物理过程,无相变化,不需添加助剂。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苏木的丰富资源及广泛用途、膜分离 技术的优越性,旨在采用膜分离技术浓缩苏木色素提取液以制备粉末苏木 染料,发明一种节省能源、节约用水的采用膜分离技术制备苏木粉末染料 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膜分离技术制备苏木 粉末染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热水提取苏木色素
常温下,将苏木芯材加入20-30倍重量水中,加热至温度 80-100℃提取苏木色素,每次提取1-1.5h,提取2-3次。
步骤二、采用筛网粗滤
采用120-200目筛网趁热对苏木提取液进行粗滤,以去除滤 渣,并将各次滤液合并,制得红黄色苏木色素提取液。
步骤三、滤纸抽滤
将中速或快速定量或定性滤纸置于布氏漏斗上,利用真空泵 对红黄色苏木色素提取液进行抽滤。
步骤四、微滤膜过滤除杂除菌
采用循环泵,将透过滤纸的温度为35℃以下的料液通过微滤 膜进液口,并进行膜分离除杂。所用微滤膜材料为聚偏氟乙烯(PVDF)、孔 径在0.1-0.4μm、外压式,调节膜分离操作压力为0.02-0.07MPa,未 透过液仍回流到原液容器。分别收集澄清透亮的透过液及含有杂质的未透 过液。
步骤五、超滤膜浓缩苏木提取液
采用超滤膜对透过微滤膜的澄清透亮的料液进行浓缩。苏木 色素各化学成分均为亲水性,分子量约为400左右。选用疏水性较强的聚 砜材质、截留分子量为1000-5000的超滤膜,同时,选用较小的膜操作压 力范围0.02-0.04MPa。在这样的膜条件下,80%以上的苏木色素难以透 过超滤膜,未透过超滤膜的截留液为苏木色素浓缩液,当浓缩液含固量为 5-10%时,停止膜浓缩过程。苏木色素浓缩液进行下步的喷雾干燥工艺, 而苏木色素含量很低的透过液循环使用提取苏木色素。
步骤六、喷雾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