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板轧制过程中的钢板厚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0910264745.8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杭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华冶薄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58 | 分类号: | B21B37/5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轧制 过程 中的 钢板 厚度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钢板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轧板轧制过程中的钢板厚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之理,为了控制冷轧板的轧制厚度,在可逆式冷轧机(以下简称冷轧机)的出入口部位均安装有一台测厚仪,测厚仪是一种利用射线的电磁波对钢板厚度测量的电子仪器,在冷轧机将钢板来回轧制的过程中,由一对测厚仪分别测量工作辊两边的钢板厚度,对轧制过程中的钢板厚度实施前馈和反馈控制,直至得到最终所需厚度的钢板产品。在冷轧机对钢板的轧制过程中,罕见有前述的两台测厚仪同时发生故障的情形,然而,两台中的其中一台测厚仪发生故障的情形却并不鲜见。如果两台测厚仪同时发生故障,那么无可争议地只能停机,只有将两台测厚仪全部修复后再恢复冷轧机的工作,否则无法得到所需厚度的轧制钢板,业界形象地称这种现象为“全盲”,并且还称两台测厚仪中的任意一台故障的现象为“半盲”,因为另一台测厚仪仍处于完好状态。现有的处置方式是:只要两台测厚仪中有一台出现故障,也往往使冷轧机停机,而尚未发生故障的另一台测厚仪因冷轧机停机而无奈地处于奉陪状态,也就是说,两台测厚仪休戚相关,互为牵制,一用俱用,一损俱停,这就是目前人们对两台测厚仪的工作所形成的不可逆转的或称难以改变的共识。然而,本申请人认为,这是人们的一种技术偏见,因为,既然有一台测厚仪即单边的测厚仪是完好的,那么不应当受另一边有故障的测厚仪牵连,否则会造成生产的停顿,浪费能源和增加冷轧板生产的成本。因此,如何当两台测厚仪中的其中一台测厚仪发生故障时仍能确保冷轧机继续工作的问题成了业界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本申请人长期探索,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在两台测厚仪中有一台测厚仪出现故障时仍能保障冷轧机继续工作并且由完好的一台测厚仪可靠地测取位于工作辊两侧的钢板的厚度而藉以体现节约能源、确保冷轧机轧制效率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冷轧板轧制过程中的钢板厚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冷轧板轧制过程中的钢板厚度控制方法,配备两台电脑,并且将两台电脑与冷轧机的厚度控制装置连接,将钢板的每个轧制道次的厚度以及设定的最终轧制厚度值输入到两台电脑中的其中一台电脑中,而另一台电脑则用于显示冷轧机轧制过程中的钢板的单边实际厚度值、位于工作辊两侧的钢板的预设厚度比值和位于工作辊两侧的钢板的线速度比值,以钢板入口厚度与钢板出口厚度之比等于钢板出口速度与钢板入口速度之比为依据,当电脑显示钢板出口速度与钢板入口速度之比的值大于钢板入口厚度与钢板出口厚度之比的值时,则减小工作辊的轧制压力,而当电脑显示钢板出口速度与钢板入口速度之比的值小于钢板入口厚度与钢板出口厚度之比的值时,则增大工作辊的轧制压力。
本发明所述的钢板的单边实际厚度值为钢板位于所述工作辊的入口或出口的厚度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钢板出口速度与钢板入口速度之比的值大于或小于钢板入口厚度与钢板出口厚度之比的值来调整工作辊的轧制压力,因此,即使冷轧机上配备的两台测厚仪中有一台测厚仪发生故障,那么仍能使冷轧机继续处于工作状态,从而既可节约能源和避免影响轧制效率,又可避免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方法在可逆式冷轧机上的一个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体现表述上的简洁性,申请人将入口速度、入口厚度、出口速度和出口厚度分别用v入、h入、v出和h出表示,依据冷轧机在轧制钢板过程中的秒流量恒定原理:h入×v入=h出×v出,即入口厚度与入口速度的乘积等于出口厚度与出口速度的乘积。每一个钢卷从原料到成品(轧成品)都有一个预定的压下规程(轧制规程),在这个压下规程中的每一个轧制道次都有入口和出口的预设厚度,实际轧制过程中的钢板厚度便是按照前述的预设规程进行轧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华冶薄板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华冶薄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