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蝶阀闭合自锁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4784.8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顾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堰市通达船用阀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 | 分类号: | F16K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控制结构,特别是一种蝶阀闭合后自动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阀是管道配套的控制元件,阀打开程度决定所配管道内介质的流量大小,阀的闭合严实程度代表其密封性能指标优劣。为了实现阀长期保持稳定闭合,不同结构形式的阀有着不同的闭合自锁紧结构。例如,截止阀、闸阀均利用阀杆螺旋机构的自锁性能实现闭合锁紧。蝶阀因结构相对特殊,其闭合自锁紧结构通常采用气动或液动驱动装置保压实现锁紧,此种结构简单,完全能做到闭合锁紧。但是,该锁紧结构也有不尽合理之处,具体体现在不能满足全工况下的闭合锁紧要求,特别是工况要求阀长期处于闭合状态,采用现有技术的气动或液动驱动装置必须长期保持运转,保压成本大。另外,因断电而造成现有技术系统油压或气压的下降,使液动或气动驱动装置失去必要动力而破坏阀闭合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锁紧可靠,运行成本低的蝶阀闭合自锁紧结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蝶阀闭合自锁紧结构,它包括与动力缸相连接的壳体,以及滑块、拨叉、键、阀轴、蝶阀和活塞杆。所述动力缸位于蝶阀端面一侧,其轴线与蝶阀的端面相垂直。所述滑块为矩形块,滑块与活塞杆的端部铰连接。所述拨叉通过键与阀轴相连接,动力缸中的活塞杆通过滑块、拨叉驱动阀轴。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拨叉为长板条状,板面中部设有由两个长度不等、方向不同的等宽直槽组成向下弯曲的槽,活塞杆上铰连接的滑块两侧设有的销沿该槽滑动。
上述结构中拨叉板面上弯曲的槽,由位于拨叉中部的直槽和端部拐弯的直槽组成,两槽之间夹角α=130°~14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由拨叉中的弯曲槽与活塞杆上铰连接的滑块组成自锁紧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2、当拨叉与碟阀端面成45°时碟阀处于闭合状,拨叉端部拐角处的直槽与活塞杆相平行,滑块上无作用力作用到拔叉上,拨叉位置稳定,锁紧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拨叉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所示的蝶阀闭合自锁紧结构,它包括与动力缸8相连的壳体1,以及滑块2、拨叉3、键4、阀轴5、蝶阀6和活塞杆7。所述动力缸8为动力装置,动力缸8位于蝶阀6左端面一侧,其轴线与蝶阀6的端面相垂直。所述滑块2为矩形块,滑块2与活塞杆7的端部铰连接。拨叉3通过键4与阀轴5相连接,拨叉3为长板条状,其板面设有两个相连通的直槽,两直槽不在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中两直槽之间的夹角为135°,位于板面中部的直槽比端部拐弯的直槽长。活塞杆7上连接的滑块2两侧设有的销沿着拨叉3中的直槽移动,从而驱动阀轴5将蝶阀6闭合或打开。当活塞杆7向右移动时,拔叉3带动阀轴5逆时针转动,拨叉3相对蝶阀6的端面转至45°时,蝶阀6实现闭合。此时,滑块2上的销位于拨叉3端部拐弯的直槽中,此位置直槽正好同活塞杆7相平行,只要滑块2上的销处在拔叉端部拐弯的直槽段,滑块2都处于锁紧拨叉3的状况之中。
本发明在蝶阀6闭合操作到位的同时,自动实现阀闭合锁紧,即使因断电造成系统油压或气压少量下降,也能长期保持锁紧状态。蝶阀6打开操作同样非常简单,只要活塞杆7向左移动,带动滑块2脱离拨叉3端部拐弯的直槽便取消自锁紧状况。本发明自锁紧结构简单、锁紧可靠、解锁操作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堰市通达船用阀泵有限公司,未经姜堰市通达船用阀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冷加工金属外壳
- 下一篇: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