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脐贴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64813.0 申请日: 2009-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1716233A 公开(公告)日: 2010-06-02
发明(设计)人: 朱黎明;施亚芳;李英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61K36/70 分类号: A61K36/70;A61K36/56;A61K9/70;A61P17/06;A61K33/28
代理公司: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代理人: 何朝旭
地址: 210028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银屑病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组织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1%-3%,并有很大的地理性差异,我国据1984年抽样调查,估计为0.123%。银屑病在病程和形态学上变异很大,可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及关节病型等4种,而寻常型银屑病占98%。本病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且治愈后易复发,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因此,对银屑病的治疗,尽快缓解病情和减少复发,成为当前皮肤性病工作者的当务之急。银屑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在多基因遗传背景下,涉及到免疫、炎症、细胞增殖与凋亡、微血管异常、神经精神因素以及神经介质等方面的原因。银屑病被认为是T细胞异常的免疫性疾病。银屑病皮损内出现活化记忆性效应T细胞浸润,血液内T细胞亚群存在数量和功能上缺陷,同时伴有细胞因子表达异常T细胞及角质形成细胞可通过分泌的细胞因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银屑病皮损中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目前可知对其的治疗方法有:西医、中医、偏方等。其中,西医治疗主要是消除症状,避免进一步恶化,疗效并不确切,无法根治,副作用较大,有的治疗方法会造成造血系统及重要脏器永久不可逆的病理改变,使用要慎重。治疗的偏方秘方,一般都是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产生的,偏方也许会对银屑病患者产生作用,虽然患者表面症状有一些都差不多,但实质上截然不同,不可乱用偏方。而中医药作为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具有改善病情、延长缓解期、副作用小的特点,在治疗银屑病、特别是寻常型银屑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长期以来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被绝大多数患者接受。中医治疗以内服、经络疗法、中医外治气功治疗,其中主要以中药内服为主,其存在的问题是:(1)中医辨证用药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难以真正做到辨证论治,中成药虽服用方便但缺乏针对性,疗效不确定;(2)中药疗程长,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用会引起胃肠道反应,甚至造成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外用药物使用方便,但存在药物吸收难,药效缓慢。目前尚缺少易吸收、疗效好的外用中药制剂治疗银屑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脐贴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脐贴安全、有效且使用方便。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脐贴,每份由以下重量的药材提取230-350g浸膏:紫草28-48g、丹参365-385g、马钱子302-322g,配以下述重量的药材:青黛28-48g、朱砂65-85g,加入以下辅料:聚乙烯吡咯烷酮9-29g、海藻酸钠21-41g、氧化锌142-162g、甘油180-200g、水370-390g和氮酮1-8ml制成。

优选为,每份由以下重量的药材提取285g浸膏:紫草38g、丹参375g/、马钱子312g,配以下述重量的药材:青黛38g、朱砂75g、加入以下辅料:聚乙烯吡咯烷酮19g、海藻酸钠31g、氧化锌152g、甘油190g、水380g和氮酮3ml制成。

按照上述组分的配比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脐贴,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取紫草,取紫草加入乙醇,调节pH值3-4进行渗漉,收集药材6-10倍量的乙醇渗漉液,在40±5℃减压回收乙醇得0.2-1g浸膏a,备用;

步骤二:提取丹参,取丹参在萃取压力为20±2Mpa,萃取温度为45±5℃,CO2加流量为120±2L/h,乙醇的流量为0.3ml/min的条件下,进行超临界萃取,得到的萃取液挥去乙醇得20-49g浸膏b,备用;萃取的药渣加水煎煮,将煎液浓缩成150-200g浸膏c,备用;

步骤三:提取马钱子,取马钱子用酸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得到60-100g浸膏d;

步骤四:将上述浸膏a-d合并减压干燥,粉碎后加入朱砂、青黛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得到的混合物备用;

步骤五:在所述混合物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和水,置于容器中,80±5℃水浴加热溶解,溶解液冷却至60±5℃,加入海藻酸钠,搅拌成胶状后加入氧化锌继续搅拌均匀,加入浸膏粉和氮酮,置于模具中,低温干燥,脱模,得到成品。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用75%乙醇进行渗漉,收集药材6倍量的乙醇渗漉液,在40℃减压回收乙醇得0.4g浸膏a,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