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荷素油在制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5002.2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6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郝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534 | 分类号: | A61K36/534;A61P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荷 素油 制备 治疗 胆囊 切除 术后 胆道 动力 障碍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薄荷素油在制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背景
胆道运动功能紊乱在临床很常见,占消化门诊数的20%,仅10-20%的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与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PCBD,Post-Cholecystectomy Blocked Dynamia)是以前呈笼统的归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陈仕珠.胆囊排空调节及功能性胆囊排空异常.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特刊6):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其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成为临床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疗法,但LC术后约5%~10%的病人在排除了炎症、结石和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后,仍有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伴腹胀、恶心、发热、黄疸等,严重者可出现胆绞痛样疼痛,目前称之为胆囊切除后胆道动力障碍[王斌等,滋阴疏肝活血法治疗胆囊切除后胆道动力障碍的体会,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64]。
PCBD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不适感,重者可表现为剧烈绞痛,疼痛可向背部放射。也可伴偏头痛、失眠、多梦、嗳气、呃逆等植物神经紊乱的表现。本病血象正常,肝功酶学及胆红素正常,偶有淀粉酶升高。B超显示胆总管代偿性增粗,但一般直径不超过10mm。逆行胰胆管造影排除胆道各种器质性病变,如胆总管结石、胆囊炎残株炎伴结石、胆道下端良性器质性狭窄等。
根据胆道动力学的研究资料表明,胆汁流动主要起动力或控制作用的是胆囊和Oddi括约肌[Radberg G,Asztely M,Moonen M,et al.Contration and evacuation of the gallbladder studiedsimultaneously by ultrasonography and 99m Tc-labeled diethyl-iminodiacetic acid scintigraphy.Scand J Gastroenterol.1993;28:709-713],胆道系统起主要输送管道及顺应性收缩和扩张的作用,有助于转运胆汁[Hanyu N,Dodds WJ,Layman RD et al.Mechanism of cholecystokinin-induced contraction of the opossum gallbladder.Gastroenterology.1990;98:1299-1306]。胆囊切除术后,由于胆囊这一压力调节器官被切除,胆道运动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紊乱,导致胆道动力学发生改变,如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王继英,张超,王旺河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的研究,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1;7:400-402]。目前将出现上述症状而无器质性病变者归属于胆道动力障碍的范畴,而临床对于有症状无器质性发现者一直未予以重视。现有的治疗手段中,若发作频率不高或程度不重,可行保守治疗;在发作时,口服或肌注解痉药物,同时可口服镇静剂;部分病人经上腹部热敷可以缓解;绞痛较重,发作较频而解痉药无效者,可作鼻胆管引流并经导管向胆管内注入0.5%利多卡因10~20ml,每天3次,连续3~5天;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无效者可试行ES;而对于术后腹泻可用胆酪酸治疗[田伏洲,赵铁军,张丙印等,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6):624]。以上西医均为对症治疗,疗效也不确切。以致相当一部分病人须经鼻胆管或胆道口括约肌切开等特殊治疗[王绍明,李力等,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的辨证治疗,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3):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5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