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视觉机制的图像目标物体轮廓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65067.7 申请日: 2009-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1763641A 公开(公告)日: 2010-06-30
发明(设计)人: 李永杰;李朝义;曾驰;杨开富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G06T7/00 分类号: G06T7/00;G06T5/00
代理公司: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代理人: 詹福五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模拟 视觉 机制 图像 目标 物体 轮廓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图像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采用模拟视觉机制对图像中目标物体轮廓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计算机视觉中的目标物体检测和识别等。

背景技术

轮廓检测是图像处理及计算机视觉中一个很重要组成部分。从复杂的背景中正确地检测(突出)物体轮廓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困难的工作。在众多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中、应用于轮廓检测相对比较成功的经典方法有Canny算子(Canny JF 1986Acomputational approach to edge detection IEEE Trans.Pattern Anal.Mach.Intell.8 679-698.)、活动轮廓模型(Kass M,Witkin A,Terzopoulos D 1987Snakes:activecontour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1321-331.;CasellesV,Kimmel R,Sapiro G 1997Geodesic Active Contou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omputer Vision 22 61-79)等。这些方法主要利用了图像中的亮度差别信息进行检测,无法区分目标轮廓和其它杂乱边界。所以在面对图像中的对比度变化比较大、背景干扰比较多的情况时,这些方法很难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近几年来,借鉴大脑视觉信息处理机制来设计轮廓检测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类视觉系统能根据视觉环境与条件的变化、对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各种主观的调整和加工。模拟视觉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模,为研究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提供新的思路。到目前为止,比较有代表性的基于视觉机制的轮廓检测方法有:朝向选择性抑制轮廓检测方法(Grigorescu C,Petkov N,Westenberg M 2003 Contour detection based on nonclassical receptive field inhibition IEEE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研究设计一种模拟视觉机制的图像目标物体轮廓检测方法,强化轮廓检测系统随外界输入信息(环境)的变化的自适应能力,以达到有效提高轮廓检测系统从复杂场景中迅速、准确地提取出目标轮廓的能力、效果和轮廓的清晰度等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50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