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炭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5220.6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蒋富强;杨柳;熊治文;杨印海;薛春晓;李凯崇;唐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22 | 分类号: | C09K3/22;C08L51/00;C08K3/24;C08K5/5419;C08K3/38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炭 抑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由于风蚀或/和水蚀会造成损失和环境污染。煤炭 的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一般都采用敞车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因路途的颠 簸产生扬尘,再加上风力作用,会使扬尘更为剧烈,另外,因运输车运行速度 会形成更大的风作用于被运输煤炭的表面,使位于其表面的煤粉和颗粒被吹落。 这一方面导致了煤炭的损失,直接造成宝贵的煤炭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还会 造成运输沿线的煤尘污染,同时还会使影响运输沿线两侧的农作物生长;其次, 煤尘还将严重污染铁路设施,给铁路设施的日常检修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并大 大缩短其使用寿命。据统计,一列三十节车厢的火车在每一百公里运输过程中, 会有近两吨煤损失。此外,煤炭在露天在存储或运输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 各样的天气变化,其中下雨是最普遍的一个现象。由于降雨会冲刷掉煤表面上 很多的煤粒,加剧煤炭损失和环境污染。
为解决煤炭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的风蚀和水蚀引起的扬尘、冲刷流失问题, 现有技术中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煤表面喷水,使煤表面结壳,以减 少扬尘。但这种方法效果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系列煤扬尘抑 制剂。如: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510027100.4公开一种具有抑尘和阻燃双重效果的高 效防火抑尘材料及合成方法。该防火抑尘材料由含量为60%的二水氯化钙、20 %的六水氯化镁、20%的水和由润湿剂、分散剂和缓蚀剂组成的表面活性剂复 配物组成。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710158471.5公开的煤粉尘污染抑制剂是由多种化合 物复合组成的水性材料,各组份是:以苯丙乳液或乙丙乳液为主成膜树脂:15~ 20%、以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缩甲醛或聚丙烯酰胺为辅成膜树脂:25~30%、 以羟乙基纤维素为增稠剂:1~2%,以六偏磷酸钠分散剂:15~20%,以五氯酚 钠为防腐防霉剂:2~3%,以活性白土为防沉剂:1~2%,以磷酸三丁酯为消 泡剂:2%,以及钛白粉:15~20%,色浆:3~5%。
中国发明专利200810212291.5公开了一种铁路煤炭运输抑尘剂,为克服现 有技术成本高、抑制效果差等问题而发明。本发明铁路煤炭运输抑尘剂中,制 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的组成为:合成水溶性聚合物2-7,改性纤 维素类水溶性聚合物0.1-5,水85-95,硫酸铜0-2。其中,上述的合成水溶性聚 合物至少由两种水溶性聚合物复配而成。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其制备较为困难,且由现有的煤尘抑制剂在煤表面 形成的薄膜抗降雨冲刷的作用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其组份无毒,方便生产制备, 成本较低,有较好的抗风蚀水蚀作用,且对运输工具无腐蚀性,便于作业实施, 而且符合环保要求的防水型煤炭抑尘剂。
本发明的煤炭抑尘剂,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木质素磺酸钠 20%~30%
丙烯酸 12%~18%
双氧水 0.4%~0.6%
氯化钙 5%
四硼酸钠 0.5%
甲基硅酸钠 3%
水 40%~60%。
本发明的煤炭抑尘剂的制备方法是:在常温下将木质素磺酸钠加入水中, 并其完全溶解,再在其中加入双氧水和丙烯酸后充分反应,再加入氯化钙、四 硼酸钠和甲基硅酸钠,继续搅拌反应充分。
本发明的煤炭抑尘剂使用方法是在常温下将其均匀喷洒于车厢煤炭表面或 者堆放的煤炭表面即可。将本发明的煤炭抑尘剂喷洒于煤炭表面后即能在煤炭 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强度、韧性、防水性良好的固化层,可有效的避免煤炭 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因为风蚀水蚀造成的扬尘污染和损失。
本发明的煤炭抑尘剂的最佳制备方法是在溶有木质磺酸钠的水中加入双氧 水和丙烯酸后,先在室温下反应30分钟,然后将体系升温至50~55度继续反应 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5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防冻液的调制配方
- 下一篇:电压敏感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