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水体治理修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5225.9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敏;沈钜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钜岳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C02F7/00;C02F1/78;C02F1/50;C02F3/3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1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水体 治理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表水及中水回用的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用在地表水中的河道、湖泊水质污染重的治理与修复的高效水体治理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密集人口集聚方式的出现,除了天然河流、湖泊外,景观河、景观湖也不断出现。为了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从生态角度、防洪角度、防止污染角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现代生态学对不同类型水体的存在,强调自然化,保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良性循环。因此,水体的生态修复不仅是对人类前期不合理地开发和污染水体的补救措施,也是今后继续利用水资源的有利保障。故而,各种水体治理和修复的技术与装置不断的出现更新。
目前,国内外对水体的修复和治理中,大都采用了截污、分流、换水等方法。由于单一的水体净化技术难以达到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要求,因此在河道治理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组合技术,该新技术是在原有的曝气、生物膜和生物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加上河内植物的栽培技术、底泥修复技术、投菌技术等,在实施这些技术时,必须采用一个共同的方法即曝气法。目前已有的各类曝气装置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不足点,即占地面积达,耗电量大,另外在底泥修复中为了确保微生物的生存,必须在水中存在溶解氧,而把部分曝气只能达到表面曝气。对水体的修复都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水体治理修复装置,在表面曝气增氧的同时,使得水中的溶解氧也大幅度的上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水体治理修复装置,具有取水装置,取水装置的取水管道上连通有气体管道,取水管道埋入添加聚凝剂的水体中,取水装置的出水管道的出水口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水流出的气泡发生装置,气泡发生装置上开设有用于水流出的细孔,气泡发生装置内设置有与细孔连通的容腔,容腔底部为圆弧形,气泡发生装置内开设有水垂直撞击容腔底部然后由细孔流出的流道管,流道管与出水管道连通,带有气体的水由出水管道流出后进入气泡发生装置,在气泡发生装置内流动通过流道管直接撞击容腔的底部,使得气体与水发生碰撞形成高速旋转的气体空穴,由于冲击的作用,使得气体空穴粉碎溶于水中产生气泡,然后气泡随着水由细孔流出。
进一步,取水管道埋入添加聚凝剂的水体中,其中的聚凝剂为高分子阳离子聚凝剂,阳离子度大于85%,可以迅速去除水体中的浊度和色度。
所述的取水装置上设置有控制气体流量的开关,由于现有环境的不同,对气泡需求的大小多少也不同,通过开关来控制其需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高效水体治理修复装置,在水体表面曝气的同时使得水中溶解氧上升,其氧溶解率为90%~95%,且在水体中能维持3~4个小时,在水体底部也达到了修复治本的目的,对水体进行杀菌、除臭、增加溶解氧,替代常规的曝气装置可以节能50%以上,节省成本,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取水装置,11、取水管道,12、气体管道,13、出水管道,14、开关,2、气泡发生装置,21、细孔,22、容腔,23、流道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最佳实施方式的高效水体治理修复装置,具有取水装置1,取水装置1的取水管道11上连通有气体管道12,取水管道11埋入添加聚凝剂的水体中,其中的聚凝剂为高分子阳离子聚凝剂,阳离子度大于85%,取水装置1的出水管道13的出水口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水流出的气泡发生装置2,气泡发生装置2上开设有用于水流出的细孔21,气泡发生装置2内设置有与细孔21连通的容腔22,容腔22底部为圆弧形,气泡发生装置2内开设有水垂直撞击容腔22底部然后由细孔21流出的流道管23,流道管23与出水管道13连通,取水装置1上设置有控制气体流量的开关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钜岳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钜岳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5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化废水回用工艺产生浓水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由红土镍矿制备氧化铬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