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减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5370.7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州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减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减压器。
背景技术
气体减压器是一种将高压气瓶中的气体进行减压和流量调节的装置。气体减压器的种类很多,运用在不同场所,不同气体时,对减压器的要求也不一样,当需要减压的气体是超纯气体或腐蚀性气体时,就需要气体减压器不能产生任何的泄漏,必须有特殊的防泄漏装置,以确保安全性和减压后的气体的纯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气体尤其适用于超纯气体或腐蚀性气体的气体减压器,有特殊的防泄漏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体减压器,包括本体、连接在本体上的进气机构、减压机构、压力表和出气机构,进气机构和出气机构中设置漏气保护装置。减压机构中也设置漏气保护装置。
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进气接杆、进气滤网、进气螺帽、进气螺帽保护塞,进气接杆螺接在本体上,进气螺帽套设在进气接杆上,进气接杆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气滤网和进气螺帽保护塞,漏气保护保护装置是进气螺帽保护塞。进气螺帽保护塞是用于防止进气接杆连接漏气。
所述出气机构包括出气接转头、连接座、连接帽、出气口保护垫片和出气螺帽,出气转接头一头螺接本体上,另一头螺接出气螺帽,在出气螺帽和出气转接头之间依次设置出气口保护垫片、连接座、连接帽,漏气保护装置是出气口保护垫片。连接座和连接帽是用于连接金属软管。
所述减压机构依次包括调节单元、上盖、低压弹性单元、柱塞、膜片单元、高压喷嘴、高压阀单元、高压弹性单元、高压活塞座,调节单元穿过上盖抵住低压弹性单元一端,低压弹性单元的另一端抵在膜片单元上,柱塞穿过膜片单元,并紧固在膜片单元上,高压阀单元一端穿过高压喷嘴抵在柱塞上,高压弹性单元抵套在高压阀单元上,高压阀单元的一部分及抵套在上的高压弹性单元设置在高压活塞座中央,高压活塞座一端穿入高压喷嘴并抵在高压喷嘴,上盖螺接接在本体上。
所述减压机构还包括高压活塞过滤器,高压活塞过滤器设置在高压活塞座的一端。高压活塞过滤器过滤精度比较高,材质为SUS316的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目数为220-225目。
所述低压弹性单元包括低压弹簧和低压弹簧导正轴,低压弹簧导正轴为T型,低压弹簧套设并一端抵在在T型低压弹簧导正轴上。
所述上盖与膜片单元之间设置有上盖防漏密封圈。
所述膜片单元从低压弹簧一头开始依次包括膜盘、膜片和防漏膜,膜盘抵住低压弹簧的一端。膜片单元增加了防漏膜,进一步增加了减压器的防漏性能。
所述高压喷嘴与高压活塞座之间设置有高压喷嘴防漏垫片。
所述高压阀单元包括高压阀轴、高压阀轴导片、高压阀轴垫片,高压阀轴导片设置在喷嘴与高压阀轴之间,固定高压阀轴的位置,高压阀垫片设置在高压弹簧与高压阀轴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气体减压器与气源连接,气体通过高压活塞过滤器进入高压活塞,而且有多个防漏装置,如高压喷嘴与高压活塞座之间的高压喷嘴防漏垫片等,使气体减压器减压超纯气体或腐蚀性气体时,不用担心泄漏的问题,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气体减压器,包括本体1、连接在本体上的进气机构、减压机构、压力表和出气机构。进气机构、出气机构、减压机构中设置有漏气保护装置。
进气机构包括进气接杆5、进气滤网6、进气螺帽2、进气螺帽保护塞3,进气接杆5螺接在本体1上,进气接杆5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气滤网6,进气滤网6通过进气滤网扣环4设置在进气接杆5内,进气滤网6为不锈钢烧结滤网,进气接杆5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气螺帽2和进气螺帽保护塞3。进气螺帽保护塞3为漏气保护装置。
出气机构包括出气接转头32、连接座35、连接帽36、出气口保护垫片34和出气螺帽33,出气转接头32一头螺接本体1上,另一头螺接出气螺帽33,在出气螺帽33和出气转接头32之间依次设置出气口保护垫片34、连接座35、连接帽36。出气口保护垫片34为漏气保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州,未经林建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5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