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集控拉力测量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6140.2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于天刚;倪镭;黄庆锦;金刚;王怡风;张永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拉力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力测量仪,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集控拉力测量仪。
背景技术
送电线路施工是个特殊的、高安全风险的行业,其主要工序组塔架线主要是起重作业,需要精密的团队配合。尤其是使用抱杆组塔施工,主要受力点较多且分散,虽然现场各受力点的受力情况处于理论计算和现场经验的控制下,但因串接拉力计观测笨重(5吨机械式拉力计重约50公斤)、读数不方便等因素而难以大量使用,缺少受力量化监督的有效手段。因施工现场个别施力点薄弱、超重或起吊过程中发生意外兜卡增加了受力,导致发生抱杆倾覆事故的情况屡有发生,其造成的人员、财物损失令人非常痛心。
因此,对送电施工来说,一直想寻求一种对组塔施工受力情况监控的简单方法,研发这方面的机具设备,并期望推广到放线受力点监控的方式,将推进施工受力点量化控制,并使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重量轻、精度高的无线集控拉力测量仪。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无线集控拉力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手持显示器,所述的探头包括传感器、第一单片机、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的手持显示器包括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第二单片机、显示屏、第二电源模块、蜂鸣器,所述的探头与手持显示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的传感器与第一单片机连接,所述的第一单片机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双向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传感器、第一单片机、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与第二单片机双向连接,所述的第二单片机分别与显示屏、蜂鸣器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第二单片机、显示屏、蜂鸣器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为镍氢电池。
所述的第二电源模块为锂电池。
所述的手持显示器设有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设定报警点与探头的参数。
所述的探头按照设定的时间间歇性地传输处理好的力值给手持显示器,手持显示器将反馈信息传输给探头,若手持显示器处于关闭状态,探头在长时间内得不到手持显示器的反馈信息,则探头转为非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重量轻,使用方便,易量化控制,精度高,单次使用时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无线集控拉力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集控拉力测量仪,包括探头1、手持显示器2,所述的探头1包括传感器11、第一单片机12、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3、第一电源模块14,所述的手持显示器2包括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1、第二单片机22、显示屏23、第二电源模块24、蜂鸣器25,所述的探头1与手持显示器2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的传感器11与第一单片机12连接,所述的第一单片机12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3双向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14分别与传感器11、第一单片机12、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3连接,所述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1与第二单片机22双向连接,所述的第二单片机22分别与显示屏23、蜂鸣器25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源模块24分别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1、第二单片机22、显示屏23、蜂鸣器25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14为镍氢电池。所述的第二电源模块24为锂电池。
所述的手持显示器2设有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可以设定报警点,设定探头1的参数。
所述的探头1按照设定的时间间歇性地传输处理好的力值给手持显示器2,手持显示器2将反馈信息传输给探头1,若手持显示器2处于关闭状态,探头1在长时间内得不到手持显示器2的反馈信息,则探头1转为非工作状态。
经过反复实践,参数如下:
1)外形尺寸:探头1长180mm*高120mm*宽60mm,手持显示器2150mm×70mm×45mm(含天线长度);
2)重量:探头1为3公斤,手持显示器2为0.2公斤;
3)传输距离:≥150米;
4)连续工作时间:≥10天;
5)适用范围:测量电缆、光缆、钢丝绳等的张力;
6)显示精度:≤±5%(F.S);
7)动作误差:≤±5%(F.S);
8)报警点设定:
9)预报警点,
a)额定载荷量的90%;
b)立即报警点,额定载荷量的100%;
c)强力报警点,额定载荷量的110%。
10)延时报警时间:1~2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6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液管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电位温度实时检测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