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6309.4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3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旺根;金东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F21V5/08;G0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 ||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具体地说,涉及指示自己工作状态的显示设 备。
技术领域
通常,显示设备是显示图像的设备。近来,已经引入了以平面二维 形式实现的各种平面显示设备。
这些显示设备包括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和用于保护该显示 模块的机壳的显示主体。该显示主体可以安置在诸如起居室橱柜的台座 上、或安装在天花板或墙上,以供使用。
发明内容
各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其通过根据显示主体的工作状 态而选择性地向外发光,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了解该显示设备的工作状 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 主体,其包括显示模块以及保护该显示模块的机壳;光源,其根据该显 示主体的工作状态而发光;漫射部,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入射到该漫射部, 并且,该漫射部包括相对于所述光的入射方向倾斜的反射面;以及透射 部,其设置在所述漫射部的一侧,并且包括光成像部,该光成像部提供 预定区域,从所述漫射部漫射的光投射通过该预定区域,该透射部向外 部透射所述光。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 模块;保护所述显示模块的机壳;光源,其根据所述显示设备的工作状 态而发光;漫射部,其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投射面,来自所述光源的 光入射到所述入射面,所述反射面相对于所述光的入射方向倾斜,并且 所述投射面使得由所述反射面反射的光沿与所述入射方向相交的方向投 射;以及透射部,其与所述投射面接触,使得从所述投射面投射的光向 外透射,并且包括光成像部,所透射的光投射到该光成像部的至少一部 分上,其中,光所投射到的所述光成像部的所述部分随着时间从所述光 成像部的一个点移到另一个点。
在附图及以下描述中阐述了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根据本 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其它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前机壳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区域“A”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投射的光的图。
图6是例示了图5中光的反射过程的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前机壳的后视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漫射部和透射部的立体图。
图10是沿图9的线C-C’所截取的例示了光的行进方向的截面图。
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12和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饰角(Deco frame)的前视图和 后视图。
图14和图15是当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饰角固定到前机壳上时图13 的区域“E”和“F”的放大图。
图16是沿图13的线D-D所截取的饰角的截面图。
图17和图18是例示了基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工作状 态改变光投射位置的图。
图19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饰角的后视图。
图20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饰角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讨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在附图中说 明了这些实施方式的示例。然而,可以按照各种形式来实施本发明,并 不应当认为本发明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可以通过增加、替 换和修改来容易地得到包含在其它变劣发明中的或落入本公开的精神和 范围内的替代实施方式,并且将本发明的构思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 人员。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正视图。
参照图1,显示设备1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主体10以及用于支 撑显示主体10的支架18。当将显示主体10安装在墙上或天花板上时, 可以用安装在墙上或天花板上的支撑装置来替代支架18。
显示主体10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未示出),以及保护该显示 模块并形成显示主体10的外形的前机壳11及后机壳(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63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