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液体卤代烃或卤代芳烃工业生产格氏试剂的设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72215.8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熊永春;杨君儒;熊光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桃市格瑞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3/02 | 分类号: | C07F3/02;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卤代烃 芳烃 工业生产 格氏试剂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格氏反应的工业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液体卤代烃 或卤代芳烃工业生产格氏试剂的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格氏反应(Grignard Reaction)的原理早已为每个涉及有机化学的人员所 熟知,利用其原理进行各种有机物合成应用的文献也屡见不鲜。目前,工业 上合成格氏试剂的现有装置,主体采用的是一种通用的反应釜形式,一般是 由带有外夹套的反应釜体加上内部的搅拌桨构成。这样的反应釜在格氏试剂 合成过程中,釜内的加热和冷却是靠釜外夹套中的介质时冷时热交替来实现 的,由于格氏试剂的生成过程中放热非常剧烈,往往导致生产不能很稳定的 进行,而及时撤走反应放热,这容易出现两种严重的结果:一种是易造成原 料和格氏试剂的冲料现象;另一种是反应被淬灭,而淬灭后再引发反应则更 易造成原料和格氏试剂的冲料现象,甚至爆炸。由于反应中大量用到易燃易 爆原料,且产物格氏试剂遇到空气和水分将剧烈反应,一旦发生冲料和淬灭 反应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格氏反应完成以后,由于格氏试剂有一定的粘度,且一旦温度降低,很 容易结晶析出,所以剩余原料镁屑既不便于过滤而出,也会沉积到管道以及 阀门中,导致生产不能顺利进行,分离格氏试剂和剩余原料镁屑是一个难题。 对于这一难题,文献《麦芽酚制备中格氏反应工艺和装备的改进》(浙江化 工,2004,(35),(09))提到了一个方法:对反应釜进行改造,从反应釜中间一定 的位置进行放料,以期保留镁屑而放出格氏试剂。实际上,这也只部分地解 决了镁屑堵阀及管道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格氏试剂生产中剧烈的搅拌,也会 使部分镁屑被冲击到放料口,因此镁屑也会进到后面的系统中。美国陶氏康 宁公司在专利03816950.9中采用了加入过量的卤代烃来实现镁屑的相对反应 完全,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多余的卤代烃的回收必然要增加分 离和回收装备投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格氏试剂生产设备不能安全平稳的进行反应,易 造成原料和格氏试剂的冲料现象,格氏试剂和剩余原料镁屑难以分离等技术 问题。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该设备系统 包括原料加料系统、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外壳上设有多个观察视窗、压力表, 反应釜内设有搅拌桨,所述反应釜外壳的上半部分设有冷却装置,外壳下半 部设有加热保温夹套,反应釜顶部装有玻璃空气冷凝管,反应釜内装有沉底 吸管,沉底吸管通过管道与格剂产物接收罐连接,所述反应釜外壳内的底部 和内侧壁中部还各埋有至少一只热电偶,各热电偶与控温仪输入端口相连接, 控温仪的其中一控制端口与为冷却装置提供冷却水的控制阀连接,另一控制 端口与保温夹套内的加热系统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装置由装在反应釜顶部的可控水喷淋盘和设在反应 釜外壳上半部分的冷水夹套组成,所述可控水喷淋盘与控制阀的出水端口连 接。所述冷水夹套的上部设有溢流放水阀。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保温夹套中充有导热油。
作为优选,所述沉底吸管底端与釜底距离在5~40c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桨桨叶与釜底之间距离在0.5~20c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观察视窗外设有照明射灯。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空气冷凝管一端联接在反应釜上,另一端与冷凝器 相联,所述冷凝器内的冷凝管路与控制阀的进水端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格剂产物接收罐的安装位置低于反应釜的安装位置。
本发明中所述的卤代烃或卤代芳烃是指在常压、常温下呈气态的卤代烃, 一般为溴代烃、溴代芳烃、氯代烃和氯代芳烃中的一种。
本发明可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准确控制,从而避免冲料现象和反应淬灭, 解决了传统合成格氏试剂不能安全生产的难题。本发明在格氏反应过程中, 其电子控温仪可以根据热电偶送来的温度电信号,分别控制水泵和加热系统 对反应釜及时进行冷却或加热,以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准确控制。
同时,由于反应釜上装有玻璃空气冷凝管,反应釜上观察视窗外装有照 明射灯,打开照明射灯后,就可以从另一观察视窗中观察反应釜内反应的进 行情况,通过及时观测玻璃空气冷凝管和反应釜内的状况,工作人员就能实 现对格氏反应进行情况的掌握,从而十分有利于控制格氏试剂生产的进行。
另外,本发明通过在反应釜装沉底吸管的形式,使得产物格氏试剂和剩 余原料镁屑实现顺利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桃市格瑞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仙桃市格瑞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22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媒分流管路
- 下一篇:生产油蜡布用的防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