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茬中稻固定厢沟免耕抛秧全程好气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72552.7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曹凑贵;汪金平;李成芳;梅金先;熊明军;程建平;展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C1/06;A01B79/02;C05G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稻 固定 厢沟免耕抛秧 全程 好气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厢沟中稻免耕抛秧全程好气栽培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可以提高中稻产量,降低土壤温室气态排放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总产占我国粮食总产的35%,在我国种植业乃至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近30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明显不足。传统的精耕细作虽能获得高产,但耗工耗时,耕作成本较高。免耕作为一种省时、省工、保持水土、提高农业效益的新型耕作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免耕除了能省时、省工降低劳动强度外,还可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保持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持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结构,从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免耕抛秧稻大田群体起点上构建,免耕抛秧稻秧苗带土,根系基本完整且浅植,秧姿各异,较大部分秧苗平躺,同时无株行距配置,呈准均匀随机分布,形成了抛秧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鲜明特征。水稻免耕抛秧面积迅速扩大,特别在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已成为农民认可程度最高、推广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新技术。
研究表明,稻田翻耕土壤是为了控制杂草与疏松土壤。但长期的翻耕会破坏土壤结构,免耕技术则有利维持土壤结构,较好地保持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物理环境也在自然地向适合作物生长的状况发展,增加土壤的通气性,保持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结构,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免耕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的增加,表明了土壤储存与提供养分的能力增加,为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免耕残茬留田进一步增加了土壤有机物与团聚体,使得土壤构型向适合当地作物生长的方向发展。但长期免耕是否降低土壤容重是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与免耕是否引起土壤板结而影响作物生长息息相关。同时,长期免耕是否降低了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是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这关系到全球变暖问题,具有的重大环境意义。
免耕稻田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随免耕栽培方式的不同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并且随免耕年限的延长,总孔隙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表明免耕稻田表层土壤的通气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提高,降低了甲烷的排放。
免耕作物具有翻耕直播或移栽作物的营养生长、物质生产和产量优势,即具有分蘖节位低、苗期早、有效分蘖多、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强、光合效率高等特点,而已稳产高产。
现有的技术都是针对水稻的免耕直播或抛秧形式,并未考虑到灌溉所产生的好气环境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油茬中稻免耕抛秧全程好气栽培方法,前茬作物(油菜)收获后,泡田2天,土壤不翻耕,施除草剂,直接优化定抛15-18天秧龄的带土苗。肥料分基肥和追肥(苗肥、蘖肥、穗肥和粒肥)分次施用复合肥和尿素。田间进行浅水管理,即保持厢面湿润、沟中有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宜于免耕水稻的油茬-中稻田固定厢免耕抛秧全程好气栽培方法,以达到提高水稻产量,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宜于免耕水稻的油茬-中稻田固定厢免耕抛秧全程好气栽培方法,其特征包括下列步骤:
(1)秧田整理与育苗管理:用商购产品包衣剂旱育保姆与稻种进行包衣,其中各组分的用量按质量比计如下:包衣剂旱育保姆7.9%-12.5%,水稻种子25%-26.3%,含水量为37%的浓泥浆12.5%-13.2%和含水量为3%的干细土50-52.6%;播种前1天将所述的秧床泼透水,使其湿润,播种后立即用油菜壳均匀覆盖秧床1-2cm,以保持秧床的土壤墒情;培育适宜插秧的秧苗,使所述的秧龄为15-18天,备用;
(2)大田整理与准备:将油茬田整成厢宽为1.2m,沟宽为0.3m,沟深为0.25m,备用;除草灌水泡田;将油菜茬还田;施用复合肥:所述的复合肥按纯养分计为N 15%,P2O515%,K2O,15%,每667平方米施用纯氮为30kg;按纯养分计的锌为34.5%,每667平方米施用大颗粒锌(一种含锌的商品肥料)为5.80kg;按纯硼计为20.8%,每667平方米施用商品硼肥4.8kg/,保持满沟水;
(3)带土抛秧:将步骤(1)培育的秧龄为15-18天的秧苗带土50-100g/株,按株行距为20cm定向抛栽;
(4)水分管理:抛秧后至抽穗期保持沟中有水,厢面无水,灌浆期至成熟期采用干湿交替栽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2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