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板自动打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72574.3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9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史建远;谢迎松;桂世强;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饶建华 |
地址: | 435005 湖北省黄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打磨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湿法冶炼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种板自动打磨机。
(二)背景技术:在有色金属湿法冶炼过程中,种板经反复使用在电解过程中表面所产生的氧化膜会产生凸凹不平,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为此种板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打磨。传统的种板打磨主要依靠工人使用角向磨光机进行人工打磨,这种人工方法存在打磨盲区,打磨质量不稳定以及有大量金属粉尘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最近有人设计出了半自动打磨机,采用电机驱动一对打磨辊打磨,但需人工送板、取板、排板,仍然存在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人工或半自动打磨机打磨种板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种板自动打磨机。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设计有机架,其特征是:在机架的中部安装有打磨机头,在机架的一侧布置有上板装置和送板装置,另一侧布置有排板装置,各工位配设有接近开关。
本发明中所述打磨机头包括有一对上下布置的打磨辊,两打磨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在两打磨辊的一端装有传动装置及驱动电机。
本发明中所述机架一侧布置的上板装置,包括有翻转框架,框架中布置有若干输送辊,框架的两侧设计有转轴,两转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在翻转框架的背面安装有翻转气缸。
本发明中所述送板装置设在机架上、上极装置顶部的水平位置,是由推板气缸及装在气缸活塞头上的推板头组成。
本发明中所述所述排板装置,包括有翻转框架,框架中布置有若干输送辊,框架的两侧设计有转轴,两转轴通过承轴座安装在机架上,在翻转框架的背面安装有翻转气缸;且在机架上位于翻转框架的正前方与种板挂耳高度相对应的位置布置有两根挂板导杆;在机架上挂板导杆后部则装有推板机构,该机构由推动气缸,推块,导杆组成。
为了改善劳动环境,本发明还在打磨机头的上方安装有收尘装置,该装置是由收尘罩、抽风机及排风管组成。
本发明与人工打磨相比,板面整体打磨避免人工作业中出现的打磨盲区,提高打磨质量。全自动流水作业方式提高打磨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与半自动打磨机相比较,本自动打磨机采取双面打磨,较于单面打磨可将工作效率提高一倍以上。上板装置可倾斜75°,更为人性化,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此外,本自动打磨机还具备收尘装置以及自动排板装置,进一步改善工人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左视图;
图4是打磨机头结构主视图;
图5是上板装置处装板位置侧视图;
图6是排板装置结构侧视图;
图7是收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排板装置,3-打磨机头,4-上板装置,5-送板装置,6-轴承座,7、8-打磨辊,9-齿轮传动机构,10-皮带轮传动机构,11-电机,12-翻转框架,13-轴承座,14-种板,15-输送辊,16-轴承座,17-翻转气缸,18-推动气缸,19-推块,20-导杆,21-挂板导杆,22-输送辊,23-翻转框架,24-翻转气缸,25-轴承座,26-排风管,27-抽风机,28-收尘罩。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本发明制作有钢结构机架1,特别是:在机架1的中部安装有打磨机头3,在机架1的右侧布置有上板装置4和送板装置5,左侧布置有排板装置2,各工位配设有接近开关。
本实施例中所述打磨机头3参见图4,包括有一对上下布置的打磨辊7、8,两打磨辊7、8的两端通过两轴承座6安装在机架1上,在两打磨辊7、8的右端装有齿轮传动机构9和皮带轮传动机构10以及驱动电机11。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一侧布置的上板装置4,参见图5,包括有翻转框架12,框架12中布置有四根输送辊15(通过上下轴承座13将输送辊15装于框架12上),框架12的两侧设计有转轴,两转轴通过轴承座16安装在机架1上,在翻转框架12的背面安装有翻转气缸17。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板装置设在机架上翻转框架12的水平位置,参见图1、图2,是由推板气缸及装在气缸活塞头上的推板头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未经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2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钟与数据恢复电路以及具有该电路的集成芯片
- 下一篇:左右隐形麦克风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