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敷药面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72688.8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汪泰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泰吉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19/08;A61K35/24;A61K35/3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700 湖北省天门***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腰椎 突出 外敷 药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敷药面。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一侧或两侧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青壮年更易发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的坐骨神经放射痛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出淤型是由于使外伤或劳累使筋脉损伤血淤气滞筋脉不通所致。
目前市面上许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内服药,虽然使患者在一定时间内得到缓解症状,但对肝肾功能造成更大障碍,给患者身体脏器带来更大的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血淤气滞筋脉不通,以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外敷药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敷药面,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配比构成:川芎20-35g、当归20-35g、桃仁10-15g、红花10-15g、没药10-15g、五灵脂10-15g、甘草10-15g、羌活20-30g、秦艽20-35g、香附10-15g、地龙10-15g、牛膝20-35g、丹参10-15g、木瓜10-15g、杜仲10-15g、桑寄生30-45g、威灵仙30-40g、穿山甲10-15g、黑蚂蚁30-45g、接骨木30-45g、野芥麦10-15g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敷药面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
川芎25g、当归25g、桃仁12g、红花12g、没药g、灵脂12g、甘草10g、羌活25g、秦艽25g、香附12g、地龙12g、牛膝25g、丹参12g、木瓜12g、杜仲12g、桑寄生30g、威灵仙25g、穿山甲12g、黑蚂蚁30g、接骨木40g、野芥麦12g
本发明的中医医理是:本发明组方以威灵仙、秦艽、接骨木为引药;穿山甲、野芥麦引药下行;地龙有解热、镇静作用;五灵脂含尿素、含尿酸等可缓解平滑肌痉挛;香附含挥发油糖类,可提高痛阀,有镇痛作用;秦艽含龙胆宁碱等,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和镇痛作用是“风中之润燥”之剂:甘草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牛膝有抑制葡萄球菌生长,减少炎性渗出作用;丹参、桃仁、红花、当归有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作用,诸药合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压迫,以根治其腰椎间突出的腰腿疼痛。因此,诸方能活血行气、祛疼、通络、通痹止痛有抗炎镇痛,改变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使用,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下面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敷药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步骤构成:
1、按照所述重量份配比配制成粉末;
2、按比例取各组烘干,在无菌药品加工车间拌匀后以80-100目筛型药品粉碎机制成药面,按每包20g分装。
本发明具有组方合理、活血化淤、温通血脉又能行气开郁而止痛,抓住行气止痛这个机会,使药力渗透至深部减轻腰椎间突出所致腰腿疼痛,使经络和疼痛部位恢复正常。同时本药具有标本兼治的强大药效和很好的渗透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1、外用药原理重要配比如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泰吉,未经汪泰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26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