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形的陶瓷原料粉体制备方法和所用振捣整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73151.3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武七德;陈海亚;邓明进;汪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1/08 | 分类号: | B28B1/0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形 陶瓷原料 体制 方法 所用 装置 | ||
1.一种用于制备陶瓷原料粉体的振捣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变频振动电 机(5)、电机支架(6)、振捣锤头(9)、振捣料桶(8),其中:所述电机支架的伸出杆呈 三角形或十字形分布,其端头各通过一个弹簧(2)与机座相连,其中心部位与振动轴(4) 的上端焊接相连;振动轴的下部与振捣锤头(9)焊接相连,该振捣锤头的底部焊有振捣 环(10);所述振捣料桶固定在机座(11)上,该振捣料桶上具有振捣料桶盖(1);所述 变频振动电机固定装在电机支架上,该电机的振动源位于电机支架的中心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捣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位于护管(7) 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捣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振动轴(4)的上部即位于 振捣料桶盖(1)和电机支架相连部分用波纹管(3)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捣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锤头(9)由四个均 匀分布的三角板与振动轴(4)焊接而成,其底部设有与之焊接的多个均匀间隔排布的同 心振捣环(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捣整形装置,其特征是采用一台或两台变频振动电机(5), 其中:采用一台变频振动电机时,该电机置于振捣料桶(8)的上方,此时为单振源;采 用两台变频振动电机时,它们分别置于振捣料桶(8)的上方、下方,此时为双振源,两 台变频振动电机各由一个电机支架(6)固定连接,并且此两个电机支架相对应的端头各 由一个弹簧(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捣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料桶(8)为凹底圆 筒形。
7.一种整形的陶瓷原料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 权利要求所述振捣整形装置制备整形的陶瓷原料粉体,其步骤包括:
配制待整形物料:该过程包括采用不同粒径级配待整形物料,当待整形粉为 100~500μm时,用12μm粉、待整形粉和2mm粉以重量比为3∶3∶4的比例配制成待整形物 料;当待整形粉为600μm~1.5mm时,用12μm粉、140μm粉和待整形粉以重量比为3∶3∶4 的比例配制成待整形物料;
振捣整形:将配制的待整形物料装入振捣料桶(8)中,启动电源,于是振捣锤头(9) 在变频振动电机(5)的作用下进行往复振捣,实现待整形物料的整形,然后,由振捣料 桶取出整形物料;整形时,调节变频振动电机(5)的频率和振幅,让振捣环(10)强迫 粉体上下搓揉滑动进行整形,通过改变振捣时间以达到最佳整形效果,减少过粉碎;其中, 振捣整形的时间为2~24小时,变频振动电机的频率为200~3000Hz,变频振动电机的振幅 为0.2~2mm;
补料:每隔2~5小时用分样筛对取出的整形物料进行筛分,分出筛下物,并按筛下物 的量补充待整形物料,再与筛上物一起置于振捣料桶中进行振捣整形;
筛分:用分样筛将筛下物再次筛分,得到所需粒径的整形粉;
除杂:整形粉磁选后,用浓度5%的盐酸和浓度5%的氢氟酸的混合溶液浸泡12~24 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清洗至pH值为7,得到的湿料在烘箱内烘干;
经过上述步骤,得到所述整形的陶瓷原料粉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配制待整形物料过程中,还包括采用 单一粒径配制待整形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31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牵引侧扫式全封闭节能清扫机
- 下一篇:可供海洋性植物附着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