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塘-表流型湿地复合系统深度处理皂素废水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73249.9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6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青;洪岩;王理;鲍建国;徐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溪创艺皂素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423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表流型 湿地 复合 系统 深度 处理 皂素 废水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度处理皂素废水的工艺。
背景技术
污水生态处理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持技术、低能耗等优点。成功运 行的生态塘/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不仅能起到污水净化的作用,而且通过营造湿地环境,可形 成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近年来在国内外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 应用。皂素废水具有可生化性差(m(BOD5)/m(COD)=0.25~0.30),污染负荷高(COD值为 15000~25000mg/L),酸度高(pH=1.5~3.0),SO42-含量高(约为6500-8000mg/L),色度高等 特点,且含有单宁类、果胶等对微生物有一定毒害作用的物质,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有“废水之王”的称号。
利用生态塘-人工湿地处理工业废水的实例并不多见,主要集中在应用人工湿地处理矿 山酸性废水、淀粉工业废水、制糖工业废水、褐煤热解废水、炼油废水。
目前的皂素废水(硫酸法或盐酸法生产黄姜皂素所产生的皂素废水)通常采用经水解酸 化-内电解-UASB-接触氧化系统处理后(即生化出水)排放{如中国专利200510019822.5,发 明名称为盐酸法黄姜皂素废水处理的工艺,专利200510019822.5中步骤6).出水自流进入 三级接触氧化反应器进行好氧处理后的废水}。本发明以经水解酸化-内电解-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厌氧反应器}-接触氧化系统处理后的皂素废水为处理对象,采 用生态塘-湿地系统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塘-表流型湿地复合系统深度处理皂素废水的工艺,该 工艺能深度处理除皂素废水中COD、NH3-N、TP以及色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生态塘-表流型湿地复合系统深度处理皂素 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经水解酸化-内电解-UASB-接触氧化系统处理后的皂素废水首先自流进入生态塘,所 述生态塘内种植有粉绿狐尾藻和大漂;皂素废水在生态塘内停留时间为7~8天,皂素废水 中的COD、NH3-N、TP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40%、50%、60%和56%;
2)皂素废水经生态塘处理后,自流进入表流型湿地,经生态塘处理后的皂素废水在表 流型湿地内停留时间为4~5天,皂素废水中的COD、NH3-N、TP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33%、 40%、50%和50%;所述表流型湿地内种植有香蒲、菖蒲、黄花鸢尾、千屈菜、再力花和美人 蕉;
3)皂素废水经表面流湿地净化后,进入水质稳定塘,停留时间为2天;水质稳定塘种 植有睡莲、萍蓬草、苦草和光叶眼子菜;水质稳定塘的出水回用或排放;水质稳定塘的出水 COD、NH3-N、TP和色度分别为54mg/L、8.4mg/L、0.05mg/L和4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生态塘,其中种植植物为粉绿狐尾藻和大漂,具有良好的有 机污染物降解性能,同时具有脱氮除磷和脱色作用。采用表流型湿地,其中种植植物为香蒲、 菖蒲、黄花鸢尾、千屈菜、再力花和美人蕉,能进一步降解生态塘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N、 P和色度。采用水质稳定塘,其中种植睡莲、萍蓬草、苦草和光叶眼子菜,可对污水作最后 的净化处理,也对系统起到缓冲调节作用;采用扎根沉水植物,以增强湿地容积,增加系统 滞留时间,使出水水质稳定,便于进一步水回用。整个系统的出水水质可达到《城市污水再 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 T19923-2005)标准的要求,对COD、NH3-N、TP和色度的去除 率分别为64.0%、79.0%、87.5%、91.1%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态塘-表流型湿地-水质稳定塘深度处理皂素废水系统布局图;
图2是本发明生态塘-表流型湿地-水质稳定塘深度处理皂素废水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生态塘-表流型湿地复合系统深度处理皂素废水的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溪创艺皂素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竹溪创艺皂素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32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