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INDOWS平台上的通用数字版权保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73403.2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9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林;潘健;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24 | 分类号: | G06F21/24;G06F9/445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严彦;冯卫平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windows 平台 通用 数字 版权 保护 方法 | ||
1.一种WINDOWS平台上的通用数字版权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用户购买保密内容文件时,由保护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器对内容提供商 的原始内容文件进行加密保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提取用户所用客户端设备的硬件指纹,采用该硬件指纹对原始内容文 件进行加密得到保密内容文件;
步骤1.2,将解包程序、保密内容文件、解密程序、动态链接库和驱动文件打包 成一个打包文件并提供给用户,所述驱动文件包括隐藏文件夹驱动、隐藏进程 驱动以及API拦截驱动;
当用户需要浏览保护内容文件,在客户端设备运行所获得的打包文件时, 由客户端设备实现本地解密观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打包文件中的解包程序自动运行,开始进行解包操作;
步骤2.2,解包程序解包释放出文件中的驱动文件并加载到驱动层,通过加载隐 藏文件夹驱动将验证相关的所有文件夹隐藏,通过加载隐藏进程驱动将验证相 关的进程隐藏;
步骤2.3,解包程序解包释放出保密内容文件、解密程序和动态链接库;
步骤2.4,解包完成,自动运行解密程序,解密程序的进程操作包括自动提取客 户端设备的硬件指纹,采用该硬件指纹对保密内容文件进行解密,在内存中生 成脱密的原始内容文件,自动从客户端设备中选择操作系统已关联的第三方应 用程序来打开原始内容文件;并向驱动层的API拦截驱动发送消息,通过该消 息告知其拦截第三方应用程序打开原始内容文件的绝对路径,然后等待API拦 截驱动返回消息;
步骤2.5,API拦截驱动拦截到第三方应用程序打开该原始内容文件的绝对路径 后,与之前生成得到原始内容文件的绝对路径进行比较,若路径吻合则记录第 三方应用程序的进程ID;
步骤2.6,API拦截驱动屏蔽的是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写操作,并且将所记录第三方应用程序 的进程ID返回给解密程序的进程;
步骤2.7,解密程序的进程从API拦截驱动的返回消息中获得第三方应用程序的 进程ID,该进程ID即为打开原始内容文件的进程ID;根据第三方应用程序的 进程ID,将动态链接库挂接到第三方应用程序,屏蔽用户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 对原始内容文件进行的非法操作;
步骤2.8,解密程序的进程等待第三方应用程序的进程退出,并在退出后卸载动 态链接库以及隐藏文件夹驱动、隐藏进程驱动、API拦截驱动,删除解包程序解 包释放的所有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34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