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抗病毒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73429.7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6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春;曾俊芬;谭娟;宋杨一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金春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31/1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抗病毒 中药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具体的是一种在抗菌抗病毒方面有显著疗效的中药复方制剂,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细菌和病毒是引起人类很多感染性疾病的罪魁祸首,在祖国医学中,虽无“病毒”、“细菌”之名称,但有关对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疾病的治疗早有记载,很多中药都具有抗病毒抗菌的作用。
化学合成药物虽然在抗病毒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病毒生长的特殊性以及病毒抗原易变异性,使其难以发挥作用,同时易产生耐药性。抗生素的使用使人类许多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增加,降低了现有抗生素的效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中药及其复方具有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致细胞病变、调节免疫功能、镇痛抗炎等综合功效,可使疾病痊愈。中药成分复杂,微生物对一种成分耐药,对其他成分不一定表现为耐药。而且各有效成分可以从不同环节抑制微生物的代谢或生物合成,表现为药效学的累加和互补。
中药抗菌抗病毒制剂不仅是对西药有益的补充,而且在化疗药物对耐药菌近乎无奈的时期,中药抗感染可以显示出不可替代的疗效。由于中药毒副作用小,价廉易得,可制成多种制剂,因此,中药复方在防治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发明的处方以抗病毒、抗菌作用为着眼点,对不同处方组成进行筛选。不同处方药物煎煮液稀释至相同生药浓度,以抗病毒和抗菌作用为指标筛选处方。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处方较其他处方对流感A3病毒、科萨奇B4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球菌的抑菌、杀菌效果更为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有显著抗病毒、抗菌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该制剂为服用剂量小,口感好,无糖型的颗粒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点是:它是由下述重量比例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柴胡75~120份,葛根75~120份,甘草20~50份,麻黄50~100份,芍药35~70份,桔梗20~50份,大枣150~200份,生姜50~100份。
构成上述药剂的原料的较佳重量配比是:
柴胡90~110份,葛根90~110份,甘草30~40份,麻黄60~80份,芍药40~60份,桔梗30~40份,大枣175~190份,生姜65~80份。
构成上述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柴胡100份,葛根100份,甘草33份,麻黄75份,芍药50份,桔梗33份,大枣183份,生姜75份。
上述抗菌抗病毒的中药,还可以加入药物赋形剂或药物矫味剂。药物赋形剂可以是蔗糖、淀粉、糊精、硬脂酸镁、山梨醇、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以将本发明的药物制备成便于服用的颗粒或片剂或胶囊。药物矫味剂可以是甜菊素、低聚麦芽糖、乳糖、食用香精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以使所制备的药剂具有很好的香甜感,克服中药配伍后难以入口的弊端。
当然本发明的上述药物组合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工艺可以制备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剂型,例如: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膏剂、合剂、糖浆剂等等。只要使用本发明的上述药材或提取物的组合物,不论采用何种剂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将上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药物剂型时,根据制剂的特殊需要,可以再加入其他的赋形剂,例如:调味剂、增溶剂、稀释剂、崩解剂、润滑剂等。本发明优选剂型为颗粒剂,胶囊剂。
在制备本发明的药物时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分配比称取原料,加水煎煮2次,每次0.5h,滤过,于7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得浸膏。
(2)将浸膏与糊精及适量甜菊素混合均匀,制软材,制粒或压片,每袋6g,即得本发明的药物。
其中一种最佳的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1)按组分配比称取原料,将葛根、柴胡、麻黄温水浸泡半小时。
(2)将浸泡后的葛根、柴胡、麻黄与其他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0.5h,滤过,于7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得浸膏。
(3)将浸膏与糊精及适量甜菊素混合均匀,制软材,再根据辅料加入量和临床需要制备颗粒剂或填充胶囊或压片或制成其他其它的剂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金春,未经宋金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34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的尾灯系统
- 下一篇:弯曲振动片、振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