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高炉生产磷酸的方法及所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0004.0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叔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众一联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18 | 分类号: | C01B25/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高炉 生产 磷酸 方法 所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高炉生产磷酸的方法及所用设备。
背景技术
生产磷酸的方法主要有“湿法”磷酸,“湿法”磷酸是建立在优质硫、磷资源的基础上 的,但作为优质硫资源的硫磺,90%以上来源于对含硫石油和含硫天然气的提取,所以,“ 湿法”磷酸也可以说是建立在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基础上,而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有 限资源,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3%,而天然气更少,仅占1%,所以,“ 湿法”磷酸极不适合我国缺油少气的实际国情,虽然“湿法”磷酸具有工艺成熟、能大规模 生产的优点,但这种传统生产工艺发展到今天,也有其结构上难于克服的严重弊端:
1、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短缺,迟早会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同样,也必将面 临硫磺资源的稳定供应问题。
2、白色(二水硫酸钙)和红色污染(铁红粉)严重。
3、磷矿资源品位要求高,而且要求各种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含量要低,致使 目前储量有限的高品位磷矿也要通过一定的选矿工艺后才能使用。
4、工艺冗长复杂、基建投入巨大、生产过程腐蚀严重、维护工作量大、产品质量离生 产绿色食品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生产成本偏高。
本发明申请人于1998年7月20日提出的“高炉磷酸的生产方法及所用设备”提出了一种 建立在煤、磷资源基础上的非硫工艺来生产磷酸的热法新工艺,并获得了授权。经过进一步 的研究发现,该发明专利还存在一些不足:
1、在高炉冶炼过程中需要的大量热量是由鼓入炉内的高温热风燃烧大量焦、煤所产生 的,所以,在产生的高炉气中不仅有磷蒸汽,还含有大量的粉尘,经过试验实测,其粉尘量 是电炉炼磷炉气中粉尘量的10倍左右,虽然原工艺有除尘装置,但由于高炉炼磷是一种高强 化的冶炼装置,其生产强度较电炉黄磷生产强度可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这虽然对今后的产 业化非常有利,但对已炼出磷的回收率却非常不利,致使还原磷的回收率很低。
2、高炉炼磷是高能耗的新工艺,所以,如何节能降耗也是本发明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原发明的“优先氧化”不仅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虽然也可以控制),而且磷在优 先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难以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高炉磷酸的生产方法 ,完全解决了现有高炉磷酸在优先氧化时易产生爆炸的问题,将高炉生产磷酸的总磷回收率 提高到80%以上,同时,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改进以更好的回收泥磷氧化燃烧产生的热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使用高炉生产磷酸的方法:将磷矿石进行高炉冶炼配料、高炉冶炼,高炉气回收 泥磷,将泥磷氧化燃烧后循环吸收P2O5制备磷酸。
上述方法中,泥磷氧化燃烧时的温度控制在800~1000℃,所需的空气量为泥磷中所含 磷量氧化时所需空气量的1.5~2倍。
前述使用高炉生产磷酸的方法,高炉气回收泥磷时采用三级回收方式,第一级为湿式水 浴除尘回收,第二级为喷射回收,第三级为文氏管回收。通过三级回收,可回收98%以上的 含磷粉尘。
按照重量份计算,前述方法中高炉冶炼配料的配比为焦或煤∶磷矿∶石灰石∶硅石=1 ∶0.8~1.5∶0.05~0.25∶0.15~0.5。
泥磷在氧化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热值可高达6100大卡/kgp2(相当于25.5×103千焦 /kgP2),为了更好的利用此部分热量,将泥磷氧化燃烧所产生的炉气通过立式多烟道自然 循环锅炉热量回收后再循环吸收P2O5制备磷酸。
为了使泥磷能很好地氧化生成P2O5,同时回收泥磷燃烧产生的热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 种泥磷沸腾焙烧及热量回收设备,它是由泥磷沸腾焙烧炉1和立式多烟道自然循环锅炉2组成 ,在泥磷沸腾焙烧炉1的一侧设有进料口3和溢流排灰口6,风帽层5位于进料口3和溢流排灰 口6的下面,空气入口4设在泥磷沸腾焙烧炉1的底部,立式多烟道循环锅炉2的下面有排灰斗 8,上面连接蒸汽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众一联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众一联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0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