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纵插密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太阳热风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0024.8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9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能海臣科技有限公司;徐宝安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32;F24J2/24;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插密排全 玻璃 真空 热管 太阳 热风 集热器 | ||
1.纵插密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太阳热风集热器,包括风道外桶、风道保温层、风道内管、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固定支架、顶紧尾座,风道内管置于风道外桶内,风道内管与风道外桶之间夹层设有风道保温层,其特征是:风道横向安装于固定支架上端,风道内管上设有进、出水口,固定支架为承重固定支架,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通过顶紧尾座顶紧定位,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的冷凝放热段管头,插装于风道内管管孔内或插装于风道内管管孔上的密封圈内,通过顶紧尾座顶紧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的尾端,将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纵向密封安装于风道内管管孔之上,并实现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与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之间的纵向密排安装,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与风道外桶的插装处,设有套装于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管壁上的挡风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插密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太阳热风集热器,其特征是: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包括外玻璃罩管、蒸发段玻璃管、吸热膜、冷凝段玻璃管、支撑弹卡、消气剂、排气嘴、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充注嘴,蒸发段玻璃管一端玻璃封接,冷凝段玻璃管与蒸发段玻璃管通过焊接密封连接,冷凝段玻璃管设有传热介质充注嘴,蒸发段玻璃管通过带有消气剂的支撑弹卡套装于尾部设有排气嘴的外玻璃罩管内,外玻璃罩管的管口与蒸发段玻璃管玻璃环形焊接,对外玻璃罩管与蒸发段玻璃管的夹层抽真空后玻璃封接排气嘴,蒸发消气剂;外玻璃罩管对应的内玻璃管为蒸发段,外玻璃罩管外的管为冷凝段;通过传热介质充注嘴对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充注传热介质,真空处理后,封闭传热介质充注嘴;冷凝段玻璃管的端头上设有吸盘;冷凝段玻璃管至少由一个散热腔体组成,形成大的散热面;或冷凝段玻璃管为至少两个管腔同心套装,端头相互焊接组成截面为同心环的封闭腔体;或冷凝段玻璃管为至少两个一端封闭的管腔焊接安装在蒸发段玻璃管管腔上,形成与蒸发段玻璃管连接的至少两个散热管腔体;或冷凝段玻璃管为至少一个倒U形管腔焊接安装在蒸发段玻璃管管腔上,形成与蒸发段玻璃管连接的至少两个散热管腔体;或冷凝段玻璃管为截面至少包含两个花瓣形联腔,与蒸发段玻璃管管腔顺滑过渡连接,形成截面至少包含两个花瓣形联腔与蒸发段玻璃管连接的多个散热管腔体;冷凝段玻璃管复合有散热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插密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太阳热风集热器,其特征是: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包括外玻璃罩管、吸热段玻璃管、吸热膜、放热段玻璃管、支撑弹卡、消气剂、排气嘴、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充注嘴,吸热段玻璃管一端玻璃封接,放热段玻璃管与吸热段玻璃管通过焊接密封连接,放热段玻璃管设有传热介质充注嘴,吸热段玻璃管通过带有消气剂的支撑弹卡套装于尾部设有排气嘴的外玻璃罩管内,外玻璃罩管的管口与吸热段玻璃管玻璃环形焊接,对外玻璃罩管与吸热段玻璃管的夹层抽真空后玻璃封接排气嘴,蒸发消气剂;外玻璃罩管对应的内玻璃管为吸热段,外玻璃罩管外的管为放热段;通过传热介质充注嘴对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充注传热介质至放热段并留有介质膨胀空间,真空处理后,封闭传热介质充注嘴;放热段玻璃管的端头上设有吸盘;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的放热段至少由一个散热腔体组成,形成大的散热面;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放热段或复合有散热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插密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太阳热风集热器,其特征是:风道内管的两端头上设有进、出风口,风道外桶通过保温层与风道内管进、出风口管头相互套装插接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插密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太阳热风集热器,其特征是:顶紧尾座包括着力齿棱螺纹托座、顶紧螺杆,其着力齿棱螺纹托座由带托碗的螺帽构成,螺帽的外壁上设有着力齿棱,顶紧螺杆为外壁设有螺纹的管,顶紧螺杆内管设有着力齿棱,或顶紧螺杆端头带着力齿棱,着力齿棱螺纹托座与顶紧螺杆相匹配,顶紧螺杆安装于固定支架尾托盒上表面定位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插密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太阳热风集热器,其特征是:顶紧尾座包括螺纹托座、螺纹基座,其螺纹托座由带托碗的外螺纹螺杆构成,托碗的外表面设有着力齿棱,或螺纹托座由带托碗的内螺纹螺帽构成,内螺纹螺帽的外表面设有着力齿棱,螺纹基座由端头带着力齿棱外螺纹螺杆构成,或螺纹基座由内螺纹螺帽构成,内螺纹螺帽的外表面设有着力齿棱;螺纹托座与螺纹基座上的螺杆、螺帽位移长度相匹配;托碗的形状与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尾形状相对应;螺纹托座的上段设有与螺纹托座同心,与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尾部支撑钢卡对应吻合,与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尾部有一定间隙的保温管套,保温管套的开口处与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之间的环形缝隙设有密封挡圈插装其内;螺纹基座安装于固定支架尾托盒上表面定位凸包或定位凹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插密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太阳热风集热器,其特征是:承重固定支架,包括纵向平行联臂、斜撑联臂、尾托盒、支撑联臂、尾托盒连接封头、螺栓,纵向平行联臂的上端通过螺栓与联箱、桶托或后支撑架连接固定,纵向平行联臂的底端连接有底脚和尾托盒,固定支架的纵向平行联臂至少设有两条,纵向平行联臂的下端通过螺栓与尾托盒连接,所有纵向平行联臂与斜撑联臂和尾托盒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组成以纵向平行联臂与尾托盒为直角边,斜撑联臂为斜边的对称直角三角型,纵向平行联臂与斜撑联臂的螺栓连接点上,或纵向平行联臂与斜撑联臂的螺栓连接点的上端或下端,在纵向平行联臂与纵向平行联臂之间连接有平行于尾托盒的支撑联臂,尾托盒通过螺栓安装在纵向平行联臂的凹槽内,将纵向平行联臂作为尾托盒连接封头,尾托盒或是通过螺栓安装在纵向平行联臂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安装在纵向平行联臂上表面的尾托盒通过与纵向平行联臂和尾托盒连接的尾托盒连接封头连接定位,位于两侧纵向平行联臂之间的纵向平行联臂与尾托盒的连接处设有加强支撑;尾托盒上设有与集热管尾座吻合的安装冲孔,集热管尾座安装冲孔与太阳热风集热器风道集热管安装冲孔同心对应;支撑联臂或安装在螺栓连接点的下端,支撑联臂与斜撑联臂的交叉点通过螺栓定位连接;于两侧纵向平行联臂之间的纵向平行联臂与斜撑联臂和尾托盒对称组成等腰三角形,纵向平行联臂为中垂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插密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太阳热风集热器,其特征是:尾托盒连接封头与尾托盒或为连体,尾托盒前金属板面垂直折弯或尾托盒连接封头与尾托盒前金属板面垂直焊接与纵向平行联臂的侧立面通过螺栓定位连接;尾托盒连接封头与尾托盒或为分体,尾托盒连接封头至少一边直角垂直折弯,与尾托盒前金属板面通过螺栓定位连接,尾托盒连接封头与纵向平行联臂的侧立面通过螺栓定位连接;尾托盒为倒U形,尾托盒后金属板面通过螺栓与纵向平行联臂凹槽的后金属板面连接,尾托盒前金属板面通过螺栓与纵向平行联臂凹槽的上表面连接;或尾托盒为倒U形,尾托盒后金属板面通过螺栓与纵向平行联臂的前金属板表面连接,尾托盒前金属板面通过螺栓与尾托盒连接封头直角边金属板面对应连接,尾托盒连接封头的另一直角边与纵向平行联臂的侧立面通过螺栓定位连接;尾托盒为竖和横折和竖折形,尾托盒后金属板面通过螺栓与纵向平行联臂的前金属板面连接,尾托盒前金属板面通过螺栓与尾托盒连接封头直角边金属板面对应连接,尾托盒连接封头的另一直角边与纵向平行联臂的侧立面通过螺栓定位连接;或尾托盒为竖和横折和竖折和斜折和竖折形,尾托盒后金属板面通过螺栓与纵向平行联臂的前表面连接,尾托盒前金属板面通过螺栓与尾托盒连接封头直角边金属板面对应连接,尾托盒连接封头的另一直角边与纵向平行联臂的侧立面通过螺栓定位连接,尾托盒的斜折面上对应集热管尾座安装冲孔设有集热管尾座安装孔;或尾托盒后金属板面通过螺栓与纵向平行联臂的前表面连接,尾托盒的上表面,或前表面与上表面通过尾托盒连接封头直角边金属板面对应连接,尾托盒连接封头的另一直角边与纵向平行联臂的前表面或侧立面通过螺栓定位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插密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太阳热风集热器,其特征是: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与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之间、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与固定支架之间安装有弹性反光密封板条,反光密封板条与保温管套和挡风圈衔接;或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与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之间、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与固定支架之间安装有密封胶条,密封胶条与保温管套和挡风圈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插密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太阳热风集热器,其特征是:太阳热风集热器的迎光面密封固定安装有玻璃板;或太阳热风集热器的背面密封固定安装有玻璃板;或太阳热风集热器的迎光面与背面密封固定安装有玻璃板;或太阳热风集热器的背面复合安装有保温层;或太阳热风集热器的迎光面密封固定安装有玻璃板,背面复合安装有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能海臣科技有限公司;徐宝安,未经北京环能海臣科技有限公司;徐宝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00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