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0169.8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11/12 | 分类号: | A63H11/12;A63H29/22;A63H17/2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两轮式智能玩具都是利用马达控制轮子转动来实现移动功能。
一般的,两轮式智能玩具的驱动轮子的设计方案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两个马达分别驱动两个轮子转动;另一种是采用一个马达驱动传动轴,使传动轴带动固设在传动轴两端的两个轮子转动。
当采用两个马达分别驱动两个轮子转动的设计方案时,两轮式智能电子玩具可通过调整两个马达的转速使得两个轮子产生速度差,来实现两轮式智能玩具的转弯操作。
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个马达驱动两个轮子转动的技术方案时,由于两个轮子是固设在传动轴的两端,两个轮子只能同时转动而不能产生速度差,导致两轮式智能玩具不能进行转弯操作。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利用一个马达驱动传动轴以带动固设在传动轴上的两个轮子转动且能实现转弯操作的移动电子装置。
一种移动电子装置,包括传动轴、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的马达、设置于传动轴上并可随着传动轴转动的两个轮子及转弯控制模块。轮子包括轮圈及套在所述轮圈上且可与所述轮圈相对滑动的外胎。其中一轮子的轮圈上开设有与外胎相对的容置槽,外胎上开设有与所述轮圈相对的卡槽。转弯控制模块包括电磁铁及可被电磁铁吸引的卡掣件。电磁铁及卡掣件设置于容置槽内。在电磁铁未通电时,卡掣件的一端卡入外胎的卡槽中且卡掣件的另一端位于容置槽内,以使轮圈与轮圈一起运动。在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吸引卡掣件以使卡掣件脱离卡槽,轮圈与轮圈相对滑动。
一种移动电子装置,包括传动轴、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的马达以及设置于传动轴上并可随着传动轴转动的两个轮子。轮子包括轮圈及套在所述轮圈上且可与所述轮圈相对滑动的外胎。其中一轮子的外胎上开设有与轮圈相对的卡槽。轮圈上开设有与外胎相对的容置槽。容置槽内收容一电磁铁及可被电磁铁吸引的卡掣件。卡掣件在电磁铁的作用下卡入卡槽且不与容置槽脱离,以阻止轮圈与轮胎相对滑动。
上述移动电子装置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每个轮子的轮圈与外胎相互分离,在两个轮子中的电磁铁失去磁性时,卡掣件卡入外胎的卡槽内,这样一个马达带动两个轮子转动。当其中一轮子中的电磁铁具有磁性时,电磁铁吸引对应的卡掣件而使卡掣件脱离卡槽,轮圈与外胎相对滑动,使得两个轮子之间产生速度差,进而实现移动电子装置的转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较佳实施方式的移动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移动电子装置直线行驶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移动电子装置转弯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2,该移动电子装置10包括左轮11和右轮12、传动轴13、马达14及转弯执行模块15。
左轮11和右轮12分别固定在传动轴13的两端。马达14用于驱动传动轴13转动,进而使传动轴13带动左轮11和右轮12以相同的速度转动,从而实现移动电子装置10发生移动。转弯执行模块15用于调整左轮11和右轮12的转动速度,以使左轮11和右轮12之间产生速度差,进而实现移动电子装置10转弯操作。
左轮11和右轮12分别包括轮圈111、121及分别套在轮圈111、121上且可分别与轮圈111、121相对滑动的外胎112、122。轮圈111、121分别包括轮毂113和123、呈环状弧形凹槽的轮辋114和124、分别连接轮毂113、123和轮辋114、124的轮辐115和125、容置槽116和126。容置槽116、126对应的贯穿轮辋114、124及轮辐115、125,并延伸至轮毂113、123。
外胎112、122的形状分别与轮辋114、124相适配且为实心,其分别套设于轮辋114、124上。外胎112、122上与轮辋114、124相对的表面光滑,且外胎112、122上与轮辋114、124相对的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卡槽117、127。
传动轴13内部为空心。传动轴13的两端分别插入左轮11的轮毂113及右轮12的轮毂123中,用以在转动时带动轮圈111和121转动。
转弯执行模块15包括第一电磁铁150、第二电磁铁151、可被第一电磁铁150吸引的第一卡掣件152、可被第二电磁铁151吸引的第二卡掣件153、第一弹簧154、第二弹簧155、电源模块156、第一导线157、第二导线158及控制模块15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0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