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0173.4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7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鲁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H02M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及其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器一般使用市电作为外接电源,其内部电路由各种控制芯片及其他电 子元器件构成。一般而言,市电为交流电且电压较高,如中国大陆地区市电 电压为220伏。然而电器内部的控制芯片及其他电子元器件一般在直流低压 下工作。因此,电器中一般采用整流滤波以及变压装置转换市电为适合控制 芯片等元件的工作电压。
目前,整流滤波通常采用整流桥以及电容来实现。当电器启动工作时, 交流电压先经整流桥整流,后由电容滤波,进而被作为工作电压提供给负载。 然而,当电器停止工作时,用于滤波的电容两端的电压还来不及释放,且电 容存储的电量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释放完。此前电容中未释放的电量将对电 器中的一些逻辑元件如触发器的状态产生影响,使这些逻辑元件的工作状态 在电器的下一次启动前不能恢复初始状态。这种情况会导致电器下一次启动 时出现不可预见的错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确保断电后电子设备恢复初始状态的电源 装置。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断电后能恢复初始状态的电子设备。
一种电源装置,用于接收外部电压,以向负载提供第一工作电压及向控 制模块提供第二工作电压。所述控制模块与负载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 述第二工作电压以向负载提供控制信号。负载在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及所述控 制信号作用下工作。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转换模块,用于转换所述外部电 压为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延迟模块,所述延迟模块在接 收所述外部电压时向所述控制模块提供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在停止接收所述 外部电压时的一预定时段内继续向所述控制模块提供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且 在所述预定时段后停止向所述控制模块提供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在所述预定 时段内,所述负载根据控制模块提供的控制信号耗尽电源转换模块中滤波电 容或其他储电元件中的电量。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电源装置、控制模块及负载。所述电源装置用于 接收外部电压,以向负载提供第一工作电压及向控制模块提供第二工作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与负载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以向负载提 供控制信号。负载在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及所述控制信号作用下工作。所述电 源装置包括电源转换模块,用于转换所述外部电压为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所 述电源装置还包括延迟模块,所述延迟模块在接收所述外部电压时向所述控 制模块提供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在停止接收所述外部电压时的一预定时段内 继续向所述控制模块提供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且在所述预定时段后停止向所 述控制模块提供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在所述预定时段内,所述负载根据控制 模块提供的控制信号耗尽电源转换模块中滤波电容或其他储电元件中的电 量。
上述电子设备及电源装置通过设置延迟模块,使所述延迟模块从接收所 述外部电压时刻开始继续向控制单元提供一预定时段的所述第二工作电压。 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电子设备储电元件中的电量由负载耗尽。因此,在下次 工作前,电子设备可恢复初始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999的功能模块图。电子设备999 接收来自外部电源400的外部电压,以完成相应操作。电子设备999包括电源 装置100、控制单元200及负载300。电源装置100接收所述外部电压,以向负 载300提供第一工作电压,并向控制单元200提供第二工作电压。控制单元200 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并输出控制信号至负载300。负载300响应于所述控 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一工作电压的驱动下开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0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