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厚大体积混凝土弹性基座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0336.9 | 申请日: | 200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堂;范广军;程惠敏;吴荣;李政;方涛;钟燕;罗琼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李 聚 |
地址: | 100054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混凝土 弹性 基座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设备的钢筋混凝土支撑基座及其施工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轮发电机基座一般采用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框架柱与基础筏基连接,各节点都是刚性连接,其施工工序为:基础筏基→框架支柱→基座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安装。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基座的荷载是通过框架柱和基座底支撑架传递到筏基上的,不需要在框架柱上采取任何措施,施工后期,支撑架拆除后,钢筋混凝土基座的荷载直接通过框架柱传递到基础筏基上。若采用传统施工方法,基座不能提前受力,大体积混凝土底模很难支撑,需要在底模上安装大量大型工字钢梁来承受上部大体积混凝土的荷载,并且这些工字钢梁还要浇筑到混凝土内,其损耗量非常大。
现有的汽轮发电机组有全速机和半速机之分,虽然半速机由于转速较全速机低,抗振性能比全速机好,以及发电效率高的优点而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汽轮发电机上,但其自振频率周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振周期接近,容易发生共振现象,而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所以随着半速机的应用,基座大体积混凝土的刚性节点结构已不能适应,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形式,解决设备机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的共振。有一种方法,是将基座大体积混凝土的重量加大到发电机组重量的100倍,可以解决共振,但事实证明是不可行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厚大体积混凝土弹性基座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用于支撑半速机的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基座容易发生共振现象,而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的技术问题;并要解决弹性支座不能提前受力和大体积混凝土底模支撑的难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厚大体积混凝土弹性基座,包括框架支撑柱和支撑机器设备的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在框架支撑柱的外侧壁上分别预埋有柱侧预埋件,在框架支撑柱的上面有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内有设备预埋件,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的四周预埋有角钢钢框,角钢钢框与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平齐;在框架支撑柱柱头外周焊接型钢支撑框架,型钢支撑框架的下部内侧与角钢钢框和柱侧预埋件焊接,型钢支撑框架的上部高出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在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上、型钢支撑框架内安装有至少四个弹簧隔振器;在弹簧隔振器和型钢支撑框架的上方安放上部预埋钢板,上部预埋钢板预埋在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支撑柱弹簧隔振器与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弹性连接。
所述型钢支撑框架是可拆卸回收构件。
一种所述厚大体积混凝土弹性基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为:
步骤一、施工框架支撑柱,柱头留后灌浆区域,在框架支撑柱的四个侧壁上预埋柱侧预埋件,在框架支撑柱的柱头的四周边向上预埋角钢钢框,角钢钢框高于浇筑混凝土前的柱头平面,在角钢钢框内灌浆,形成安装弹簧隔振器的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
步骤二、在柱头外侧焊接型钢支撑框架,将型钢支撑框架的下部内侧与角钢钢框和柱侧预埋件焊接,型钢支撑框架的上部高出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
步骤三、在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上、型钢支撑框架内安装弹簧隔振器。
步骤四、弹簧隔振器就位后,在框架支撑柱四周的外脚手架上安放调节垫板,在型钢支撑框架上方安放上部预埋钢板,调节垫板与上部预埋钢板作为底模。
步骤五、调节垫板与上部预埋钢板搭接的平面上支模板,在模板上安装钢筋和设备预埋件,然后浇筑混凝土。
步骤六、拆除模板,安装设备,调节标高,释放弹簧隔振器。
上述步骤六后,拆除型钢支撑框架。
所述型钢支撑框架由横向型钢、纵向型钢和竖向型钢组成,其中横向型钢和纵向型钢焊接连接成方形框结构,竖向型钢焊接连接在横向型钢与纵向型钢的下侧。
所述水平型钢可为槽钢、工字形钢、C型钢或U型钢。
所述竖向型钢可为槽钢、工字形钢、C型钢或U型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弹性基座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将半速机与钢筋混凝土基座之间的连接由刚性连接改变为弹性连接,设计弹簧隔振器,利用弹簧隔振器消除了半速机的自振周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用型钢支撑框架与框架支撑柱外侧的角钢钢框和柱侧预埋件连接,耗钢量少,造价低廉。不需要在底模上安装大量大型工字钢梁来承受上部大体积混凝土的荷载,并且不需要将这些工字钢梁浇筑到混凝土内,减少了材料损耗量。
2、本发明不需要对原有支撑架进行改造,节省了大量人工和材料费用。具有受力传递明确,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03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内逃生井盖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型打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