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座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插头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0360.2 | 申请日: | 2009-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0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648;H01R2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连接器 与其 配合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插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在电子设备中 的插座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设备一般都安装有音频插座连接器和电源插座连接器来分别传输音频信号和 电流,如中国专利公告第201075517Y号就揭示了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该连接器安装在手机 周边,使用者可以将音频插头插入该音频插座连接器来实现通话或欣赏手机中存储的音乐; 再如中国专利公告第2800570Y号,其揭示了一种电源插座连接器,该连接器也安装在手机周 边,使用者可以将电源插头插入该电源插座连接器来实现手机充电。然而,随着手机的小型 化发展,在手机周边设置过多的连接器已经不合时宜,另外,在手机周边设置连接器就需要 开设开口,过多的开口会造成手机的防尘功能下降。
通常情况下,与上述音频插座连接器和电源插座连接器互配使用的插头连接器都只能传 输一种信号,因此每部手机出厂时都要分别配置有音频插头和电源插头,这不利于手机制造 商降低成本。因此,确有必要对上述插座连接器及与其互配的插头连接器加以改良,以克服 其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插头连接器,其既可以传输音 频信号又可以传输电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端子 ,绝缘本体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端子包括接地端子、音频端子和电源 端子,接地端子和音频端子收容于第一收容腔内,而电源端子收容于第二收容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插座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音频端子和电源端子共用接地 端子从而形成不同的通路以分别传输音频信号和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配合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配合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在绝缘体没有形成前的立体组合图。
图8是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100包括互配使用的插座连接器1和插头连接器2 。该插座连接器1安装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周围,其具体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
插座连接器1包括呈长方形的绝缘本体10和若干固定在绝缘本体10内的端子和固定件。 绝缘本体10设有圆筒状的收容腔110,该收容腔沿纵长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在绝缘本体的前后 端形成前开口1101和后开口1102。如图4所示,绝缘本体在收容腔110两侧沿前后方向依次设 有第一槽道101、第二槽道102、第三槽道103、第四槽道104、第五槽道105、第六槽道106、 第八槽道108和第七槽道107。端子包括第一端子11、第二端子12、第四端子14、第五端子 15、第六端子16和一对第七端子17。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8。
第一槽道101位于收容腔一侧并靠近前开口1101,其自绝缘本体10的底面沿纵长方向垂 直于底面延伸,并且在与底面垂直的侧壁上形成一开口1011,同时,第一槽道101还与收容 腔110相连通。第一端子11为接地端子,其包括平板状的本体部111,本体部左右两侧还设有 若干倒刺。第一端子11自绝缘本体的底面插入第一槽道101内,倒刺与槽道101内壁干涉从而 将第一端子11固定在绝缘本体上。本体部111一侧竖直延伸然后反向弯折形成一连接部113, 连接部末端向外弯折形成一接触部114,该接触部114部分突伸入收容腔110内。本体部111另 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一焊接部112,该焊接部112卡扣在开口1011内并与绝缘本体的底面持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0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