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盖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0429.1 | 申请日: | 2009-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帮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盖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盖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装置多采用电池作为其能量来源,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多为可拆式电池,且容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该电池上设有与机壳本体插接的电池盖。当需更换电池时可打开电池盖,取出电池。
一种现有电池盖结构,其包括一本体、一电池盖、一按钮及一弹簧,本体上设有凹槽,按钮底部具一水平柱状部,其与弹簧连接,按钮和弹簧都嵌在凹槽内且可在凹槽内一定范围移动,该按钮上设有卡合部,电池盖上设有卡槽,该卡合部可卡固在电池盖的卡槽内。装配时,向电池盖脱扣方向推动按钮,将电池盖盖上,松开按钮,弹簧于弹性作用下,带动按钮反向运动,进而卡合部卡在电池盖的卡槽上;需取下电池盖时,将按钮向电池盖脱扣方向水平推动,按钮的卡合部与电池盖卡槽相脱离,从而取下电池盖。该种电池盖卡锁结构虽然可更换电池,但其缺点是,当操作时需水平方向推动按钮,手握持电话时,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盖相对便携式电子装置壳体打开方便的电池盖结构。
一种电池盖结构,其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上,该电池盖结构包括一壳体、一卡持组件及一电池盖;该壳体上设有一定位突起,该定位突起与壳体之间形成一狭槽,该卡持组件包括一滑动件、至少一弹性件及一连接轴,该连接轴上设有一折弯部,该连接轴通过所述折弯部安装于狭槽上,该滑动件滑动地安装于电池盖上并通过所述连接轴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弹性地抵持于滑动件上,另一端抵持于壳体或者电池盖上;该电池盖通过所述卡持组件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池盖结构通过设置弹性件,使该电池盖在其弹性力的作用下相对壳体半自动打开,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池盖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盖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卡持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卡持组件的装配图;
图5为图4的卡持组件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池盖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卡持组件安装于电池盖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池盖结构较佳实施例构打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池盖结构适用于移动电话及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上,以下以其安装在移动电话上为例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电池盖结构100包括一壳体10、一卡持组件30及一电池盖50;该电池盖50通过所述卡持组件30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上。
请结合参阅图2,该壳体10上开有一电池槽11,该电池槽11用于安装电池80。该电池槽11的四周由依次首尾连接的一第一侧端12、一第二侧端13、一底端14及一顶端15围成,该第一侧端12与第二侧端13相对。该第一侧端12及第二侧端13的外侧分别间隔设有一第一卡槽131及一第二卡槽133,该第一卡槽131大致呈L型,其包括一导向槽1311及一滑槽1313,该导向槽1311的一端与滑槽1313相贯通。该第二卡槽133与第一卡槽131大致相同,包括一导向槽1331及一滑槽1333,该导向槽1331与滑槽1333的连接处凸设一弧形的定位块1335。该底端14的外侧中间开有一卡孔141,该卡孔141大致呈长方形;该底端14的两侧还分别开有一定位孔143。
该电池槽10的顶端15上具有一抵持面151,该抵持面15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铰接部153,每一铰接部153上开有一轴孔1531。该抵持面151的中部凸设有一L型定位突起155,该定位突起155与顶端15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从而形成一狭槽157。
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5,该卡持组件30包括一滑动件31、二弹性件33及一连接轴35。该滑动件31大致为倒凸字形板体,其包括一本体311及一延伸板313。该滑动件31包括一第一表面315及一与第一表面315相对的第二表面317。该延伸板313的第一表面315中部上还凸设一弧形的突起3151。该本体311顶端两侧分别延伸一连接部317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171为一中空的柱体。所述连接部3171之间形成一缺口3173。该第二表面317靠近连接部3171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一定位部3175。该第二表面317的中部间隔开有贯通于第一表面315的二导向孔3177,所述导向孔3177相互平行。该间隔凸设有二平行的支撑块317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0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