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剂橙60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1060.6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彦青;杨连飞;吴卫东;黄东升;倪伟;王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龙翔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20 | 分类号: | C09B67/20;C09B57/00;C07D487/06;C08J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261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60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剂橙60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溶剂橙60,英文名Solvent Orange 60,分子式:C18H10N2O,分子量:270.29,CAS号 :6925-69-5。外观为橘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主要用于聚苯乙烯、ABS树脂。其结构式为:
现有溶剂橙60的制备过程中根据所用反应介质的不同分为溶剂法和水相法。溶剂法是以 极性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生产溶剂橙60的一种方法,该法生产的产品鲜艳度高,产品质量较 高,但由于溶剂橙60在有机溶剂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产品分离相对困难,加上溶剂需要 回收,因此生产成本较高。水相法是以盐酸水溶液为反应介质生产溶剂橙的一种方法,仅需 过滤就能实现产品分离,且反应介质无需回收,只需中和处理,因此生产成本较低,但该法 生产的产品鲜艳度相对较低,产品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溶剂橙60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溶剂橙60的制备方法,在带搅拌及回流设备的反应装置中将物 质的量比为1∶1的邻苯二甲酸酐和1,8-萘二胺与质量浓度为1~5%的盐酸溶液、能与水混溶的 极性有机溶剂以及非离子活性催化剂混合,开启搅拌并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下反应8~15 小时,然后进行过滤,滤饼用清水洗至滤液PH值为中性,最后干燥即得溶剂橙60;所述盐酸 溶液的用量为1,8-萘二胺的10~20倍;所述极性有机溶剂的用量为反应介质总量的1~50%; 所述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介质总量的0.01~2%。
所述极性有机溶剂为醋酸或二甲基甲酰胺(DMF)或酒精或N-甲基吡咯烷酮。
所述非离子活性催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本发明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化学通式为RO(CH2CH2O)nH,其中 ,R一般为10~15个碳的烷基,n可为2~30间的整数。
本发明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结构通式为 其中,R一般为8~12个碳的烷基,n可为2~50间的整数,本发 明采用了最常见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作为非离子活性催化剂,其化学为 C9H19C6H4O(CH2CH2O)nH,其中n为5到20间的整数。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同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相似的性能,根据 n值的大小可调节其HLB值,从而使其具有优良的乳化性、润湿性、分散性、增溶性、去污能 力和渗透能力。在本发明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用作催化剂。
本发明将原来的溶剂法与水相法相结合,既避免了溶剂法中产品分离相对困难、溶剂需 要回收、生产成本高的不足,也避免了水相法中产品鲜艳度相对较低、质量较差的缺点,但 却达到了产品鲜艳度高、生产成本低的最好结果,大大促进了产品档次的提升及降低了企业 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带搅拌及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200g 3%盐酸水溶液、30g酒精、10g邻苯 二甲酸酐、10.7g 1,8-萘二胺、0.3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开启搅拌,升温至反应体系微回流 状态,反应8小时后过滤,滤饼用清水洗至滤液呈中性,干燥得产品17.5g(为理论收率的 95.9%)。产品与标准品相比色光近似(具体见表1),强度为99.0%。
表1
(其中:ΔE-色差,ΔH-色调差,ΔL-明度差,ΔC-彩度差,
Δa-红度绿度差,Δb-黄度蓝度差,ΔE越小表明产品色光与标准品越接近。一般 地,ΔE小于3即满足要求,若要求更为严格,则ΔE应小于1。)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龙翔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龙翔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1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