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1518.8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8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东;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H01L23/36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源,发光二极管凭借其耗能少、无污染、启动时间短、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照明领域当中,大有取代传统光源的趋势。
照明装置通常会包括一用来供发光二极管安装的灯体。为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散热,该灯体一般会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由此,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灯体快速地散发至空气当中,从而确保其工作在正常的温度之内。
灯体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具有多种不同的形状,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开设有穿孔的套筒。多数发光二极管通过一电路板安装在套筒的一环状底面,以将热量传输给套筒。该套筒在其外侧周面上辐射出若干鳍片,用于增加灯体的散热面积。必要时,该套筒还会在其内侧周面上形成若干鳍片,以进一步提升灯体的散热效率。
由于电路板的存在,发光二极管的热量只能通过电路板间接地传导至灯体。然而,由于电路板仅与灯体通过一环状的底面相接触,二者间的接触面积极其有限。即使在套筒内侧周面上形成的鳍片亦与电路板相接触,由于与电路板上发光二极管的位置对应的鳍片的厚度过小,而对应电路板的其他位置处的鳍片又距离发光二极管太远,均无法有效地传递热量。因此,该种结构的灯体的散热效率有限,无法适应发热量日益增大的发光二极管的散热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照明装置。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中空的散热器、一电路板及若干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该散热器具有二相对的表面及位于该二表面间的一内侧周面及一外侧周面,该电路板安装于散热器的其中一表面上,该散热器的内侧周面上形成若干与电路板接触的导热块,这些导热块与发光二极管相对应。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内的散热器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导热块被设置为与发光二极管相对应,以将导热块与发光二极管间的距离压缩至最短,由此,这些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量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导热块,进而传输到套筒上。与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鳍片相比,本发明的导热块的厚度较大,其可充分地与电路板接触,从而确保热量的快速传递。因此,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散热效率较高,可适应高发热量的发光二极管的散热需求。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纵向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此时发光二极管模组与灯体被分开以方便观察。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此时发光二极管模组与灯体被分开以方便观察。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此时发光二极管模组与灯体被分开以方便观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包括一灯体10及一安装于灯体10顶部的发光二极管模组20。该发光二极管模组20包括一圆形的电路板22及若干安装于电路板22顶面的发光二极管24。该电路板22的中部开设一圆孔220,以将灯体10的顶端与外界连通。这些安装于电路板22上的发光二极管24根据其位置可分成四组。该四组发光二极管24将电路板22分隔成四均等的区域,其中每两组发光二极管24间彼此形成一90度的夹角。每一组发光二极管24均包括沿电路板22径向布设的二发光二极管24。该电路板22在每二相邻的发光二极管24间开设一穿孔222,以供螺丝30穿设(如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1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