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色电子装置及其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1839.8 | 申请日: | 200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3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魏朝沧;陈杰良;凌维成;吴佳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B44C5/04;B44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电子 装置 及其 外壳 | ||
1.一种可变色电子装置,其包括一个外壳,其特征在于,在该外壳上依次形成有一层第一金属层、一层介质层及一层第二金属层,该第二金属层具有与该介质层相连接的第一表面及远离该介质层的第二表面,入射光线中的第一部分光线在第二金属层的第二表面发生反射后得到一第一光线,入射光线中的第二部分光线在第二表面发生折射后进入该介质层,经过该第一金属层反射后于该第二金属层的第二表面出射,从而得到一第二光线,该介质层用于控制该第一光线和该第二光线的光程差,以使该第一光线与该第二光线发生干涉,从而使得该可变色电子装置在同一视角时呈现不同的颜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介质层的材料为Ta2O5、TiO2、Nb2O5、SiO2、MgF2或A12O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为铝、铜、镍、铬或其合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铝、铜、镍、铬或其合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3至30纳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5至200纳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层的厚度大于该第二金属层的厚度。
8.一种可变色电子装置,其包括一个外壳,其特征在于,在该外壳上依次形成有一层第一金属层、一层介质层及一层第二金属层,该第二金属层具有与该介质层相连接的第一表面及远离该介质层的第二表面,入射光线在第二表面发生反射的光线和从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发生干涉效应,该介质层用于控制发生干涉效应的光线的光程差,使得该可变色电子装置在同一视角时呈现不同的颜色。
9.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在该外壳上依次形成有一层第一金属层、一层介质层及一层第二金属层,该第二金属层具有与该介质层相连接的第一表面及远离该介质层的第二表面,入射光线中的第一部分光线在第二金属层的第二表面发生反射后得到一第一光线,入射光线中的第二部分光线在第二表面发生折射后进入该介质层,经过该第一金属层反射后于该第二金属层的第二表面出射,从而得到一第二光线,该介质层用于控制该第一光线和该第二光线的光程差,以使该第一光线与该第二光线发生干涉,从而使得该外壳在同一视角时呈现不同的颜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层的厚度大于该第二金属层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18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报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在移动装置中处理多触摸输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