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粗粒级钛铁矿选钛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2786.1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郭万刚;王发康;曾茂祥;龚发全;龚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 芸 |
地址: | 617206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粒级 钛铁矿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粗粒级钛铁矿选钛工艺,属于矿石筛选领域。
背景技术
钒钛磁铁矿在选铁过程中,产生的磁选尾矿包括粗粒级钛铁矿和细粒级钛铁矿,其中粗粒级钛铁矿主要通过螺旋+摇床、螺旋+电选选出钛精矿;细粒级钛铁矿若采用螺旋+摇床、螺旋+电选等物理方法选钛,效果较差,且回收率很低,所以通常采用浮选工艺选钛。
螺旋+摇床、螺旋+电选中螺旋溜槽的规格为¢1200mm、高度4.8m,其选别产品从外及里分别为尾矿、中矿、精矿。螺旋+电选的入选钛品位为25%左右,采用10000V以上高压电离,该方法占地面积小,钛回收率较高,但生产成本较高,设备投资费用高。螺旋+摇床选钛精矿不仅耗水严重、钛回收率低,而且占地面积大,在土地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不利于长远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保证钛的回收率,又能控制成本的粗粒级钛铁矿选钛工艺。
本发明粗粒级钛铁矿选钛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磁选尾矿经浓缩后进入螺旋溜槽,得到螺旋精矿和螺旋尾矿;
B、筛分螺旋精矿,收集粒度为0.6~0.074mm的部分,经干燥、富集得到的钛中矿进行强磁干选,得到钛精矿和钛铁中矿。
采用本发明进行筛选钛精矿既可以保证钛精矿的品质,又可以保证钛精矿钛的回收率,产品质量及回收率优于螺旋+摇床工艺,而且成本也小于螺旋+电选工艺,为筛选粗粒级钛铁矿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粗粒级钛铁矿选钛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工艺为:
A、磁选尾矿经浓缩后进入螺旋溜槽,得到螺旋精矿和螺旋尾矿;
B、筛分螺旋精矿,收集粒度为0.6~0.074mm的部分(即收集粗粒级部分),经干燥、富集得到的钛中矿进行强磁干选,得到钛精矿和钛铁中矿。
本工艺的主要改进点是在于:磁选尾矿经过浓缩处理后再进入螺旋溜槽,筛选出粒度0.6~0.074mm、TiO2含量为35~37%的部分,再通过以往工艺未采用的隔渣、富集步骤处理,然后进行强磁干选,该工艺既保证钛精矿的品质TiO2≥47%,钛回收率也较高。
具体地,步骤A时将磁选尾矿进入浓缩斗和水力旋流器浓缩分级跑泥,粗粒级(260目以上)进入螺旋溜槽产生螺旋精矿。以往未采用水力旋流器和浓缩斗,导致入选浓度不稳定,泥浆严重,影响选别效果。
步骤A采用螺旋溜槽筛选时,若采用一段螺旋溜槽,钛回收率较低;若采用多段螺旋溜槽,会增加成本,故采用两段即可。采用两段螺旋溜槽产生的螺旋精矿品位TiO2≥35%。
步骤B中筛分是采用双层高频振动筛筛分。以往未采用高频筛,导致矿石中含有未解离的粗颗粒钛铁矿和超细粒的钛铁矿。控制筛分所得矿石粒度0.6~0.074mm,若粒度过粗,则选不出合格钛精矿,若粒度过细,则损失量较大,影响钛回收率。
分选前采用浓缩斗、水力旋流器、双层高频筛进行粒度分级,较以往螺旋+摇床工艺相比,入选矿石粒度分布范围从0~2mm变为0.6~0.074mm,钛精矿TiO2同比提高0.3%以上,钛回收率从70%提高到85%以上。钛回收率得到极大提高,为后续干选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螺旋回收的螺旋精矿TiO2达不到以往工艺产品质量要求(TiO2≥47%),故需要将矿石中的脉石和钛磁铁矿等杂质分离出来,其分离方式需通过干法磁选(即矿砂通过磁选机靠磁性强弱不同而分离),矿石的粒度原则上需满足矿物的单体解离,且粒度不易过细,因而筛选出粒度为0.6~0.074mm的部分进行后续处理。
步骤B中干燥为后续干选提供条件,是必需的步骤。通常是筛分后将粒度为0.6~0.074mm的部分进入热风炉干燥,也可以采用煤气发生炉或利用太阳热能自然晒干(煤气发生炉热效率较高,但投资较大,操作技术要求也较高,而太阳热能晒干容易受到场地及天气限制)。若采用热风炉等干燥设备易带来煤炭、石子等杂质,若不进行隔渣,钛精矿的TiO2含量通常在46%以下,无法达到钛精矿要求的TiO2≥47%的标准,故需要将干燥后的矿石冷却(可采用冷却机)后采用1mm隔渣筛进行隔渣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27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堵塞的滴灌滴头
- 下一篇:一种利用固相粒子强化膜吸收传质过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