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盘抽取装置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3067.1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3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凯;高松;许才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0 | 分类号: | G11B33/00;G11B33/04;G06F1/16;G06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抽取 装置 使用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盘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硬盘的功能是用来储存大量数据,电子产品,如计算机、伺务器、网络数据储存器等,中的数据绝大部分储存于硬盘中,需要时从硬盘中读取。现有的硬盘通过大量螺丝固定于电子产品中,然这种固定方式造成安装和拆卸费工费时,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不方便用户替换或维修硬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能够将硬盘从壳体中抽出的硬盘抽取装置。
还需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硬盘抽取装置的电子装置。
一种硬盘抽取装置,包括托盘和把手机构。托盘包括容置空间和前壁,容置空间用于收容硬盘。把手机构包括把手座、把手、滑钮结构及卡锁结构。把手座安装于前壁,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包括收容部和与收容部连通的收容孔。把手枢接于所述第一端部并能相对把手座翻转。滑钮结构安装于第二端部,用于开启或锁扣把手。卡锁结构包括卡锁、第一弹簧及滑动部,滑动部滑移地收容于收容部中。所述卡锁滑移地收容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弹簧套装于所述滑动部。其中,当滑钮结构释放所述把手时,所述滑动部在所述第一弹簧的驱动下向所述第二端部移动,驱使所述把手相对所述把手座翻装,所述卡锁与所述滑动部连动从而移至所述收容部中。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至少一硬盘及至少一硬盘抽取装置。壳体包括多个侧壁,其中一侧壁包括至少一固定槽。硬盘抽取装置置于所述壳体中,用于将硬盘置于壳体中或从壳体中抽取硬盘。硬盘抽取装置包括托盘和把手机构。托盘包括容置空间和前壁,硬盘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把手机构安装于前壁,其包括把手座、把手、滑钮结构及卡锁结构。把手座安装于所述前壁,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包括收容部和通孔,收容孔和收容部连通。把手枢接于把手座的第一端部并能相对所述把手座翻转。滑钮结构安装于把手座的第二端部,用于开启或锁扣把手。卡锁结构安装于把手座的第一端部,其包括卡锁、第一弹簧及滑动部。滑动部滑移地收容于把手座的收容部中。第一弹簧套装于滑动部。所述卡锁可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固定槽中以将所述至少一硬盘抽取装置锁扣于所述壳体中。其中,当滑钮结构释放所述把手时,所述滑动部在所述第一弹簧的驱动下向所述第二端部移动,驱使所述把手相对所述把手座翻装,所述卡锁随所述滑动部在所述把手座的通孔中移动以使所述卡锁结构与所述固定槽脱离干涉。
本发明的硬盘抽取装置,利用把手机构将硬盘从壳体中抽出,方便用户替换或维修硬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本发明抽取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把手机构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把手机构的立体组装图。
图5是图4中的把手处机构于关闭位置时沿直线V-V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的把手机构处于开启位置时沿直线V-V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400的立体组装图。本发明的电子装置400包括壳体200、硬盘300及硬盘抽取装置100(请参照图2)。硬盘抽取装置100用于将硬盘300置于壳体200中或从壳体200中抽取硬盘300,以方便使用者替换或维修硬盘3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00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数据储存器的机壳,但不局限于此。壳体200包括多个侧壁202,其中一侧壁202包括多个固定槽204,用于固定硬盘抽取装置100。固定槽204的数量与硬盘抽取装置100的数量相对应,如有五个硬盘抽取装置100,则有五个固定槽204。
图2是本发明的硬盘抽取装置100的立体分解图。硬盘抽取装置100包括托盘10及把手机构30。托盘10包括容置空间12、多个侧壁14和底壁16,所述侧壁14和底壁16围成容置空间12。硬盘300收容于容置空间12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侧壁14被定义为前壁。前壁上设有多个散热孔140。
图3是本发明的把手机构30的立体分解图。把手机构30安装于托盘10的前壁,其包括把手座40、把手50、滑钮结构60、卡锁结构70及一对定位销80。
把手座40固定于托盘10的前壁,其包括前盖42、一对第一侧壁44、第一端部46和第二端部48,第一端部46高于第二端部48。所述第一侧壁44和前盖42连接第一端部46和第二端部48。前盖42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20,所述第一通孔420与所述散热孔140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0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