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3080.7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龙则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则河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G3/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64500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型 白酒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制备工艺,包括下沙、糙沙及发酵蒸酒步骤, 其特征在于:在第2至第7轮次蒸馏取酒时按传统酒醅∶强化酒醅=13~17∶1的重量比加入 经强化发酵的酒醅,强化酒醅按如下方法进行发酵:
(1)撒曲:将第一轮次蒸酒后的酒糟摊凉,待酒糟温度降至38~42℃时撒酱香曲粉, 曲粉用量为高粱原料重量的8~12%;
(2)堆积发酵:待酒糟温度降至36~42℃时,收堆进行堆积发酵,堆积发酵时间为3 ~5天,待温度达53~57℃时即可入窖;
(3)入窖及发酵:入窖前,先将窖的温度升至45~50℃,酒糟入窖后,在已摊平的面 糟上撒原料量4~15%的酱香曲粉,封窖发酵30天,发酵期间保持窖温40~50℃,即得第二 轮次强化酒醅;
(4)取酒:将第二轮次强化酒醅与第二轮次传统酒醅按比例混合均匀,上甑进行第二 轮次蒸馏取酒;
(5)第三至第七轮次:第二轮次取酒后的酒糟按上述(1)至(3)的发酵方法进行强 化发酵制得第三轮次强化酒醅,与第三轮次传统酒醅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第三轮次蒸馏取 酒,以此类推直至第7轮次取酒,其中,制备第三、四、五、六、七轮次强化酒醅的撒曲量 分别为高粱原料重量的12~18%、12~18%、12~18%、8~12%、6~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酱香型白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2 至第7轮次蒸馏取酒时按传统酒醅∶强化酒醅=15∶1的重量比加入经强化发酵的酒醅,强化 酒醅按如下方法进行发酵:
(1)撒曲:将第一轮次蒸酒后的酒糟摊凉,待酒糟温度降至38~42℃时撒酱香曲粉, 曲粉用量为高粱原料重量的10%;
(2)堆积发酵:待酒糟温度降至36~42℃时,收堆进行堆积发酵,堆积发酵时间为3 ~5天,待温度达53~57℃时即可入窖;
(3)入窖及发酵:入窖前,先将窖的温度升至45℃,酒糟入窖后,在已摊平的面糟上 撒原料量10%的酱香曲粉,封窖发酵30天,发酵期间保持窖温42~45℃,即得第二轮次强化 酒醅;
(4)取酒:将第二轮次强化酒醅与第二轮次传统酒醅按比例混合均匀,上甑进行第二 轮次蒸馏取酒;
(5)第三至第七轮次:第二轮次取酒后的酒糟按上述(1)至(3)的发酵方法进行强 化发酵制得第三轮次强化酒醅,与第三轮次传统酒醅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第三轮次蒸馏取 酒,以此类推直至第7轮次取酒,其中,制备第三、四、五、六、七轮次强化酒醅的撒曲量 分别为高粱原料重量的15%、15%、15%、1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则河,未经龙则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0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