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控病人疼痛状态的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3204.1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9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孙维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维仁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病人 疼痛 状态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控病人疼痛状态的装置及其方法,尤指一种从患者访视到远程监测的装 置,可供临床人员整合包含药物消耗及疼痛状况的PCA信息,并且实时地回馈患者疼痛状态。
背景技术:
疼痛近年来被视为除了体温、血压、脉搏及呼吸频率之外的第五项生理评估指标;但此项 指标主要由患者主观意识所左右,并不像传统指标有可信赖的量测方法供实时的临床诊断使 用。目前使用患者自控式止痛(Patient Control Analgesia,PCA)方式的给药机器,分成一 次性用途及多次性用途,然而,无论是一次性用途或多次性用途的机器,其皆无法将患者的使 用历程读出并且加以分析,无形中忽略了患者本身对于药物的感受,并且无法得到以时间为基 础的评估依据,其所能凭借地仅仅为每次访视时用口头询问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因 此,虽然在术后止痛中,PCA的使用已经相当的普及,但是一直以来,无论是PCA仪器供货商 或是临床人员,均只重视患者口述的疼痛历程,而忽略了患者使用PCA仪器进行止痛时的按键 记录。一般而言,临床访视人员会使用一纸纪录表,登记患者于访视期间的疼痛情形;虽然此 方式为最直接也为最快速的作法,然而此方式无法得知访视期间以外的患者疼痛情况,也忽略 了某些可能对患者维生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的考虑。
有鉴于现今中国台湾地区的PCA使用情形已相当的兴盛,全台湾地区每天均有上千位病患 正使用这些仪器所带来的止痛服务。因此,于其研究发展中始建构了一套智能型疼痛系统(i- Pain System),并已发表于IEEE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07的文献中,其架构如图12 所示,主要是针对医院端的资料收集应用,其中包括一资料收集层31,包含各种数据收集设 备及数据收集的目标;一数据传输层32,为经由因特网传输数据至远程服务器;一智能分析 层33,为利用远程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人工智能运算;以及一质量监控评估层34,用以将 由该智能分析层中得到的数据提供给临床人员进行完全的质量监控(TQPM)。虽然此系统可供 临床人员整合包含药物消耗以及疼痛状况的PCA数据,并简化该PCA数据的收集及储存流程, 然而其主要是针对学术研究的后端处理为主,并无针对各使用者回馈的分析与回授架构,而各 部位的详细叙述亦较不详细。除此之外,因患者的疼痛分数主要是经由患者口述以及访视人员 询问所得到,因此模糊不清的回答与询问均会导致此分数的可信度降低,且疼痛分数又缺乏其 它佐证的支持。
综观目前所做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针对的资料均为患者的基本资料佐以主观性的患者访视 评估值。虽然学界均可接受疼痛是一种主观的评价,唯一能得到疼痛状态的方式就是进行口头 询问;但以中国台湾地区的医疗现状而言,负责PCA操作的临床人员大约一天只会进行一次患 者访视,而患者的疼痛总是于瞬间发生并且无法被长久记忆以及作程度上的对比,因此较易忽 略掉某些重要的疼痛经历,同时也意味着临床人员可能错失一个重大的病情转折讯号,进而可 能导致延长患者的康复期或更加深病情;由此可知,非连续性地得知患者状态,有其巨大的缺 陷。
再者,每个患者的疼痛历程都是独一无二的;例如,甲患者压了10次,乙患者压了30 次,乙患者一定就比甲患者还要痛?又甲患者每次一痛就压了20下要求给药按钮,乙患者每 次痛的时候只压了5下而已,难道甲患者痛的程度远比乙患者厉害?因此依照传统的有效按钮 统计以及药量统计,单纯地由按压次数及药物消耗量观之,是无法得知上述该些讯息。
因此,有鉴于传统访视上只利用患者的基本数据以及临床访视判别患者的状态,唯患者不 像电子装置无法详细地记清楚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仅只有模糊的印象。故,一般无法符 合使用者于实际使用时所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监控病人疼痛状态的 装置及其方法,一种从患者访视到远程监测的装置,可供临床人员整合包含药物消耗及疼痛状 况的PCA信息,并且实时地回馈患者疼痛状态,具有术后服务质量高、医疗病历完整、成本低 与可提供医疗仪器厂商监控市场资源规划并辅助其物流与市场开发依据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维仁,未经孙维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自行车折叠固定扣
- 下一篇:一种新型输液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