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3341.5 | 申请日: | 200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4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日;孙晓平;朱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H04N13/00;G02F1/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显示技术领域是当今一个引人注目的前沿技术领域,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都在大力研发立体显示技术和立体显示装置。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立体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立体显示装置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立体显示装置1是一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主动光栅11、一显示面板12、一背光单元13、一胶框14、一光栅软性电路板15和一面板软性电路板16。该主动光栅11、该显示面板12、该背光单元13依次层叠设置并收容于该胶框14中。该面板软性电路板16的一端与该显示面板12焊接。该光栅软性电路板15的一端与该主动光栅11焊接,其另一端与该面板软性电路板16焊接。
然而,在上述立体显示装置1中,该光栅软性电路板15与该面板软性电路板16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的。由于采用焊接工艺连接会存在焊接可靠性的问题,该光栅软性电路板15与该面板软性电路板16之间的焊接连接会出现脱焊的问题,造成该立体显示装置1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立体显示装置可靠性低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的立体显示装置。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包括一软性电路板、一主动光栅和一显示面板。该主动光栅与该显示面板相对设置。该软性电路板包括一光栅连接部和一面板连接部。该光栅连接部电连接该主动光栅。该面板连接部电连接该显示面板。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包括一软性电路板、一主动光栅和一显示面板。该主动光栅与该显示面板相对设置。该软性电路板同时产生光栅驱动信号和显示面板驱动信号。该光栅驱动信号驱动该主动光栅。该显示面板驱动信号驱动该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装置只包括一软性电路板,该软性电路板的光栅连接部和面板连接部分别电连接该主动光栅和该显示面板,驱动信号能够分别经该光栅连接部和该面板连接部传输至该主动光栅和该显示面板,进而驱动该主动光栅和该显示面板。由于连接到该主动光栅和该显示面板的均为同一软性电路板,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光栅软性电路板与面板软性电路板的焊接不可靠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装置的可靠性较高。而且,本发明中,该立体显示装置只包括一软性电路板,减少了软性电路板的使用量,因而降低了该立体显示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立体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立体显示装置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立体显示装置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该立体显示装置2包括一主动光栅21、一显示面板22、一背光单元23、一胶框24和一软性电路板25。其中,该显示面板22是一被动发光式显示面板,如:液晶显示面板或电湿润显示面板。该主动光栅21与该显示面板22相对设置,该背光单元23叠合设置于该显示面板22远离该主动光栅21的一侧,即:自上而下方向,该主动光栅21、该显示面板22及该背光单元23依次层叠设置。该主动光栅21、该显示面板22和该背光单元23对应收容于该胶框24中。该软性电路板25同时电连接该主动光栅21和该显示面板22。
该胶框24包括一底面(未标示)和首尾相接的四侧壁(未标示)。其中该四侧壁垂直于该底面,并同时位于该底面的同一侧,该底面配合该四侧壁围成一收容空间(未标示)。该主动光栅21、该显示面板22和该背光单元23对应收容于该胶框24的收容空间中。
该软性电路板25包括一光栅连接部251和一面板连接部252。该光栅连接部251和该面板连接部252分别是该软性电路板25的分支结构。该光栅连接部251一端电连接该主动光栅21。该软性电路板25通过该光栅连接部251提供该主动光栅21驱动信号以驱动该主动光栅21。该面板连接部252一端电连接该显示面板22。该软性电路板25通过该面板连接部252提供该显示面板22驱动信号以驱动该显示面板22。
请参阅图4,是图3所示立体显示装置2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当组装该立体显示装置2时,其组装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3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罐
- 下一篇:潜水泵模拟深井测试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