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方鱼肝油滴鼻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303569.4 申请日: 2009-06-24
公开(公告)号: CN101579359A 公开(公告)日: 2009-11-18
发明(设计)人: 田应彪;陈泽慧;王承建;万明 申请(专利权)人: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5/60 分类号: A61K35/60;A61K47/44;A61P11/02;A61K31/5383
代理公司: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 楠
地址: 563000***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复方 鱼肝油 滴鼻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治疗鼻炎的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方鱼肝油滴鼻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炎(Rhinitis)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

随着城市生活日趋现代化,汽车尾气、化妆品、装饰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这些都是引发鼻炎的主要原因。鼻炎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对人体的危害更不容忽视。鼻炎发病的临床症状各异,危害极大,当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它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而出现一些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糜等,甚至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并发症。而当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影响嗅觉粘膜时,就会出现嗅觉障碍,导致闻不着香臭等气味。当长期反复发作的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就会扩散至邻近器官、组织,而并发如额骨骨髓炎、眶骨壁骨炎及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球后视神经炎、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多种危重急症。因此对鼻炎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到目前为止尚缺乏治疗鼻炎、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的局部外用药物,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时,一般以眼膏涂鼻腔或眼液滴鼻腔代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方鱼肝油滴鼻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滴鼻液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治疗鼻炎的总有效率可达91.6%以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按照重量份计算,本发明复方鱼肝油滴鼻液是由鱼肝油450~610份、无水羊毛脂25.5~48.5份和氧氟沙星2.3~5.5份加适量水制备而成。

优选的,上述复方鱼肝油滴鼻液是由鱼肝油500~550份、无水羊毛脂30~40份和氧氟沙星3~5份加适量水制备而成。

前述复方鱼肝油滴鼻液的制备方法:按比例取氧氟沙星溶于水中,另取无水羊毛脂,边研磨边加入氧氟沙星溶液研磨至均匀,然后加入鱼肝油,研磨成乳状液,加入适量水,研磨均匀,即得。

鱼肝油,由鱼类、鲸、海豹等海兽的肝脏炼制的油脂,常温下呈黄色透明的液体状,稍有鱼腥味。常用于防治夜盲症、角膜软化、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等,对呼吸道上层粘膜等表皮组织也有保护作用。无水羊毛脂是淡黄色或棕黄色的软膏状物,有黏性而滑腻,能使主药迅速被粘膜及皮肤吸收,有附着力,性质稳定,且能吸水,不易酸败,为优良的软膏基质及油包水型乳剂的乳化剂。氧氟沙星,分子式:C18H20FN3O4,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厌氧菌和肺炎支原体也有良好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尿路感染、肠管感染、呼吸道感染、肺炎、耳鼻咽喉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胆管感染、妇科感染以及前列腺炎、伤寒等。以上三味药协同生效,共同作用,具有消炎、营养滋润鼻黏膜上皮细胞的作用,用于鼻炎、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

临床应用:

药物:取氧氟沙星4g溶于少量水中,另取无水羊毛脂35g,边研磨边加入氧氟沙星溶液研磨至均匀,然后加入鱼肝油550g,研磨成乳状液,加入适量水,制成复方鱼肝油滴鼻液600g。

病例1

患者杨某,女,36岁,鼻咽部干燥感,鼻塞,头痛、头昏,咽喉部出血,咳嗽少痰,鼻子有鼻痂,流鼻涕,3年。

查体:双侧鼻腔黏膜干燥,鞍鼻,双侧中下鼻甲明显缩小,可窥见鼻咽后壁,鼻臭,大量干痂附着。

治疗:临床诊断为萎缩性鼻炎者,用复方鱼甘油滴鼻液每日3次,每次5滴,7天后鼻咽部干燥感好转,咽喉部出血消失,头痛、头昏好转,鼻臭消失。

病例2

患者王某,男,46岁,鼻咽部干燥感,鼻塞,头痛、头昏,咽喉部出血,咳嗽少痰,嗅觉多减退或消失2年。

查体:双侧中下鼻甲明显缩小,鼻腔宽大,鼻腔内有稠厚浓痂,双侧鼻腔黏膜干燥。

治疗:临床诊断为萎缩性鼻炎,复方鱼甘油滴鼻液每日3次,每次5滴,7天后鼻咽部干燥感好转,咽喉部出血消失,头痛、头昏好转,鼻腔内浓痂消失。

病例3

患者李某,女,49岁,鼻咽部干燥感,鼻塞,咳嗽少痰,呼气恶臭,有鼻痂,嗅觉障碍,流浓鼻液8年。

查体:双侧下鼻甲明显缩小,中鼻甲肿大,双侧中、下鼻甲大量浓痂附着,可窥见鼻咽后壁,鼻分泌物常呈块状,双侧鼻腔黏膜干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