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3594.2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1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赖金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滑盖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滑盖手机通常包括本体、盖体及将盖体滑动地连接于本体上的滑动结构。显示屏设置在盖体上,手机按键设置在本体上。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盖体上的滑轨和设置在本体的滑道。在不使用时,盖体遮住本体使本体上的按键被隐藏起来。当接听电话或者拨号时,推动盖体相对本体移动使本体上的按键暴露出来。
但采用上述滑动结构时,控制盖体开合的整个过程多需要手的推动。当手在盖体打开过程中停止操作时,盖体就停止滑动,不一定能达到整个键盘都露出来的目的,一定要将盖体推到将按键全部露出来才能松手,给使用过程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电子设备。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将第二壳体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壳体上的滑动结构,该滑动结构使第二壳体可在第一壳体打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上的滑槽、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线状挠性体、及设置于挠性体上的定位体;所述滑槽向远离所述挠性体的方向弯曲,其包括第一槽体及与第一槽体弯曲连通的第二槽体;所述定位体容置于所述滑槽内并可在所述滑槽移动,当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闭合时,第二壳体覆盖于第一壳体上,所述定位体容置于第一槽体内,当所述第二壳体向伸出第一壳体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壳体可推动所述定位体使定位体沿着第一槽体向靠近第二槽体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所述挠性体发生形变,在定位体移动至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的交点后,挠性体可恢复形变而产生回复力带动定位体沿着第二槽体向远离第一槽体的方向移动使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打开。
上述电子设备中,在定位体移动至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的交点后,挠性体恢复形变产生的回复力可带动定位体沿着第二槽体向远离第一壳体的方向移动使定位体容置于第二槽体,从而使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打开,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另一角度的局部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的透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99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及将第二壳体200可滑动地连接至第一壳体100上的滑动结构300(参图5)。电子设备99通过滑动结构300实现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两个状态之间切换。
请参阅图2至图4,第一壳体100大致为矩形体,其上设有两个平行相对的第一侧壁102及连接于两个第一侧壁102之间的第二侧壁104。第一壳体100在其上表面部分凹陷形成两个相互平行的滑道120。滑道120平行于第一侧壁102且其长度小于第一侧壁102的长度。两个滑道120与第二侧壁104垂直相交。滑道120的横截面呈梯形。
第二壳体200大致为矩形体,其覆盖于第一壳体100上。第二壳体200在与第一壳体100相邻且相对的表面上凸设两个相互平行的滑轨220。两个滑轨220与第一壳体100上两个滑道120正对设置。两个滑轨220相互平行,且滑轨220的长度等于或者略小于滑道120的长度。滑轨220的横截面结构与滑道120的横截面结构相适配,本实施例为梯形结构。
滑动结构300(参图5)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100的滑槽310、开设于第二壳体200上的收容部320、狭长形容置槽330、设置于容置槽330内的转轴340和挠性体350、及设置于挠性体350上的定位体360。
滑槽310开设于与滑道120相同的表面上,且位于两个滑道120之间。滑槽310大致形成V形结构,其包括长条状的第一槽体312及与第一槽体312倾斜连接的长条状第二槽体314。第一槽体312和第二槽体314相互连通。第一槽体312与第二槽体314之间的夹角α大于90度且小于135度。第一槽体312的自由端A、第二槽体314的自由端B及第一槽体312和第二槽体314的交点C构成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第一槽体312和第二槽体314为该三角形的两条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