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电解槽的阴极钢棒与阴极炭块的安装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3653.6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席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C25C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槽 阴极 安装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槽的安装方法及装置,尤其是一种铝电解槽的阴极钢棒与阴极炭块的安装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铝是产量仅次于钢铁后的第二大类金属和第一大类有色金属原材料,由于加工性能好,用途广泛,且回收率高,铝有“万能金属”之誉。因而,铝工业成为各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性基础产业。但由于目前电解铝生产的吨铝直流耗电在13000kWh左右,因此属于高能耗行业,尤其是在当今全球能源危机和用电价格不断上涨的条件下,传统结构铝电解槽生产技术容易导致电解槽下侧部因渗铝液或电解质液而溶化阴极钢棒的缺陷,并且在电解槽底部会有不可避免的电解质软沉淀,而且难以进行清理;因此现有技术面临运行成本过高,需要频繁维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电解槽的阴极钢棒与阴极炭块的安装方法及装置,它可以避免电解槽下侧部因渗铝液或电解质液而造成溶化阴极钢棒的问题,并且方便对电解质软沉淀进行清理,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铝电解槽的阴极钢棒与阴极炭块的安装方法,阴极钢棒采用不露头的竖向导电安装方式,将阴极钢棒的顶部及侧面用阴极炭块完全覆盖,形成阴极钢棒不露头的竖向导电结构,并将电解槽内底面两侧的阴极炭块组采用分段安装方式,使两组阴极炭块中间端部形成蓄铝导流沟槽。
无铝层竖向导电式铝电解槽,包括安装在铝电解槽中的阴极钢棒、阴极炭块,阴极炭块完全覆盖在阴极钢棒的顶部及侧面,在两侧的阴极炭块之间设有蓄铝导流沟槽,在蓄铝导流沟槽的一端设有吸铝池,在阴极钢棒的底部设有保护炭块,在保护炭块的底端连接有竖向导电棒,竖向导电棒底部与阴极母线连接。
阴极炭块的上表面向铝电解槽的中部倾斜1~2°。
蓄铝导流沟槽向吸铝池倾斜3~5°。
在蓄铝导流沟槽的底部设有异型保护层,在蓄铝导流沟槽的沟角部设有捣固糊。
在竖向导电棒为一组或一组以上。
在保护炭块外设有干防渗料。
在竖向导电棒外设有保护炭碗。
阴极炭块的外侧为窄缝扎固及小伸腿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将阴极钢棒制作为不露头式的结构,避免了传统采用阴极钢棒端部露头的方式,容易造成电解槽下侧部因渗铝液或电解质液而溶化钢棒的缺陷;并且在电解槽中部设有一条蓄铝导流沟槽,使沟槽底部可储存少量不可避免的电解质软沉淀,而便于操作人员采用扒渣工具对蓄铝导流沟槽底部进行集中清理。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容易实施,制作出来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制作出来的无铝层竖向导电式铝电解槽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制作时,先制作出阴极钢棒1,在阴极钢棒1的顶部安装一块阴极炭块2,使阴极炭块2完全覆盖在阴极钢棒1的顶部及侧面,然后将阴极钢棒1与阴极炭块2一同安装在铝电解槽中,在阴极钢棒1的底部安装上保护炭块3上,在保护炭块3外设有干防渗料10;并且在安装时,使阴极炭块2的上表面向铝电解槽的中部倾斜1°;在保护炭块3的底端连接竖向导电棒5,在竖向导电棒5外设有保护炭碗11,竖向导电棒5底部与阴极母线6连接;在安装阴极炭块2时采用分段安装的方式,使两侧的阴极炭块2中间留出蓄铝导流沟槽4,在蓄铝导流沟槽4的一端设置一个吸铝池7,蓄铝导流沟槽4向吸铝池7倾斜4°,还在蓄铝导流沟槽4的底部设有异型保护层8(异型保护层8可以采用异型炭块或者耐火浇注料),在蓄铝导流沟槽4的沟角部设有捣固糊9,使蓄铝导流沟槽4的底部形成梯形或弧形结构;竖向导电棒5可以分成多组进行安装;阴极炭块2的外侧为窄缝扎固及小伸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由整合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化工园区环境风险源监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