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盖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3760.9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1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盖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电池盖组件。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多采用电池作为其能量来源。便携式电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能量的不断消耗,而不得不更换电池,因此人们设计出许多电池盖,以求能方便可靠地更换电池。
一现有电池盖,其包括一顶壁、一左侧壁、一右侧壁及一底壁。所述顶壁大致呈矩形板状,所述左侧壁及右侧壁分别由该顶壁的相对的左右两侧缘延伸弯折形成。所述底壁由该顶壁的另一侧壁延伸弯折而成,该底壁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侧壁相接,从而形成一大致矩形凹腔状,且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容置空间。电池盖相对底壁一端的顶壁的开口端壁上延伸有一突起部,突起部可与电子装置本体的凹槽相卡合。装配时,先将电池盖顶壁、左侧壁及右侧壁对着便携式电子装置本体,同时突起部对着本体的凹槽,再向突起部方向推动电池盖,电池盖的突起部卡于凹槽内,同时左侧壁,右侧壁及底壁贴合于便携式电子装置本体周壁上。
该种形式的电池盖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电池更换时,需先将电池盖取下,使该电池盖与电子装置本体脱离。而在电池盖拆卸过程中,需反向推动电池盖,因左侧壁、右侧壁及底壁与电子装置本体贴合较紧密,电池盖不易从本体脱离,从而使得整个拆装过程非常繁琐、更换电池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拆装、使用方便的电池盖组件。
一种电池盖组件,其包括一后盖及一可拆卸地罩设于后盖上的电池盖,所述电池盖包括一顶壁及一由该顶壁的周缘延伸弯折形成的周壁,该顶壁上临近周壁位置处凸设有一卡钩;所述后盖包括一顶板及一侧板,该后盖上临近侧板端对应所述卡钩设有一贯通顶板及侧板的安装部;该电池盖组件还包括一释放组件,其对应于电池盖上的卡钩可释放地装设于后盖的安装部内,以实现与卡钩的相互扣合或脱离,从而实现电池盖与后盖的安装和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电池盖组件采用一释放组件将电池盖可拆卸地罩设于后盖上,当需要拆卸所述电池盖时,不需要费很大力气,只需通过按压该释放组件的释放件就可将所述电池盖与后盖轻易的解锁,拆装、操作非常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电池盖组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电池盖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电池盖组件的机体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电池盖组件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电池盖组件组装后的一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电池盖组件的释放组件的释放件被按压以释放电池盖时的一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盖组件,其应用于移动电话、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以移动电话为例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述电池盖组件100包括一电池盖10、一后盖30及一释放组件50。所述电池盖10大致呈矩形罩体状,其通过释放组件50可拆卸地装设于后盖30上。该电池盖10包括一顶壁11及一由该顶壁11的周缘延伸弯折形成的周壁13;该周壁13上的大致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大致矩形的缺口132,该顶壁11上临近该缺口132位置处凸设有一卡钩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