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脚蹬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3970.8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伟;杨关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B62K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0重庆市南岸***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脚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脚蹬。
背景技术
摩托车脚蹬是摩托车用于载人的重要部件,是驾驶者和乘坐者必要的平衡部件,可以协助驾驶者和乘坐者减轻颠簸和震动。特别是对于摩托车驾驶者,利用脚蹬的支撑完成挂档和刹车动作,保证车辆的正常安全行驶。
由于摩托车本身的结构、技术特性以及使用场合,决定了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较大的震动,摩托车本身的震动传至脚蹬,不但会降低驾驶者和乘坐者的舒适度,影响驾驶者和乘坐者保持平衡,带来行车安全隐患;同时,还会给驾驶者带来驾驶的不便,影响驾驶者挂档和刹车操作,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
由此可见,摩托车脚蹬本身的减震特性是保证驾驶者和乘坐者舒适度和保证驾驶者安全驾驶、准确操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因此,需要对摩托车脚蹬进行改造,能够有效缓冲摩托车本身的震动传到驾驶者和乘坐者,提高驾驶者和乘坐者的舒适度,利于驾驶者和乘坐者保持平衡,不影响或减轻影响驾驶者挂档和刹车操作,从而有效消除行车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保证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脚蹬,能够有效缓冲摩托车本身的震动传到驾驶者和乘坐者,提高驾驶者和乘坐者的舒适度,利于驾驶者和乘坐者保持平衡,有利于帮助驾驶者对挂档和刹车操作的准确性,从而有效降低行车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保证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
本发明的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蹬本体及脚蹬套,所述脚蹬套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脚蹬套包括脚蹬部和连接部,脚蹬套通过连接部连接在摩托车脚蹬本体上,在脚蹬部与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空心结构,所述连接部同为空心结构。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空心结构为一端部封口的纵向贯通空心结构;
进一步的改进是,脚蹬本体上表面设置纵向凹槽;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脚蹬套的连接部可以设置成不同的空心结构;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脚蹬套的连接部设置成空心的方柱形;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脚蹬套的连接部设置成空心的圆柱形,且在空心的圆柱形的壁上开有凹槽;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脚蹬套的连接部的靠近底端还设置有一通孔;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脚蹬套由橡胶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摩托车脚蹬,脚蹬套为空心结构,利用空心结构形成的来达到降低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驾驶者身上,能够有效缓冲摩托车本身的震动传到驾驶者和乘坐者,提高驾驶者和乘坐者的舒适度,有利于驾驶者和乘坐者保持平衡,降低由于平衡性导致的安全隐患;由于震动减小,不影响或降低对驾驶者的影响,使其准确完成挂档和刹车等行车操作,从而有效消除行车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保证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本发明结构简单,装配拆卸容易,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脚蹬套的A-A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脚蹬套B-B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脚蹬套中连接部的第二种结构的A-A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脚蹬套连接部的第二种结构的B-B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发明脚蹬套与脚蹬本体配合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蹬本体1及脚蹬套2,所述脚蹬套2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耐磨性好,成本低,弹性好的特点,适合于长期踩踏和摩擦,使用寿命长;脚蹬套2固定设置在脚蹬本体1上,所述脚蹬套2包括脚蹬部21和连接部22,脚蹬套2通过连接部22连接在脚蹬本体1上,与脚蹬本体1为紧配合,所述脚蹬部与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空心结构23;所述连接部22设置成空心结构。
本实施例中,空心结构23为外端部封口的纵向贯通空心结构,外端部是指脚蹬没有连接车架相对于车体中心线向外侧延伸的一端;本结构的脚蹬套2加工方便简单,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能增加空心结构23形成气压的面积,保证减震效果;在所述脚蹬部上设置有纵向凹槽,主要是为了增加防滑,防止驾驶者踩在脚蹬套上时发生打滑的情况以及也是为了增加美观而设置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9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