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电磁铁无触点直流控制电源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4065.4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华;何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阳中南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08 | 分类号: | B66C1/08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00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 电磁铁 触点 直流 控制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电磁铁控制设备,特别指一种起重电磁铁无触点直流控制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起重电磁铁控制设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元件多且控制复杂,故障多、机械触点多,易引发烧灼、粘接而引发断、短路事故,存在不安全隐患。2、体积笨重,制造成本高。3、安装、调试复杂,维护频繁。4、运行稳定性差。5、自身功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创新,提供一种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省材料,体积小,控制简捷,运行可靠,维护方便,且使用寿命长的起重电磁铁无触点直流控制电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由可编程微控制部分和主电路部分组成,其中各部分是由操作元件、可控硅触元件和可编程微处理器电路组成的控制电源,其中:
所述的主电路部分是由1DK、2DK和3DK组成电磁铁正向吸料和反向放料整流励磁电路,由熔断器RV1和3DK组成电磁铁正向和反向整流励磁的续流通道;
所述的可编程微处理器电路的开关K1设置为导通,1DK的1D1端和2DK的2D1端组成二相整流电路,由P和N端输出正向励磁,3D1和熔断器RV1组成正向励磁续流电路;
所述的可编程微处理器电路的开关K1设置为断开,1DK的1D2端和2DK的2D2端组成二相整流电路,由P和N端输出反向励磁,3D2和熔断器RV1组成反向励磁续流电路。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模块、微电处理器电源电路组成,采用无触点编程处理元件代替已有技术中直流接触器和无触点控制器不能编程处理的设备,因而具有操作简单,功耗小,无噪音,重量轻,体积小,工作可靠的优点,达到了使用电磁吸盘,工作安全、节能、环保,运行稳定,高效可靠的目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知,本发明由可编程微控制部分和主电路部分组成,其中各部分是由操作元件、可控硅触元件和可编程微处理器电路组成,其中:
所述的主电路部分是由1DK、2DK和3DK组成电磁铁正向吸料和反向放料整流励磁电路,由熔断器RV1和3DK组成电磁铁正向和反向整流励磁的续流通道;
所述的可编程微处理器电路的开关K1设置为导通,1DK的1D1端和2DK的2D1端组成二相整流电路,由P和N端输出正向励磁,3D1和熔断器RV1组成正向励磁续流电路;
所述的可编程微处理器电路的开关K1设置为断开,1DK的1D2端和2DK的2D2端组成二相整流电路,由P和N端输出反向励磁,3D2和熔断器RV1组成反向励磁续流电路。
本发明所述的1DK、2DK、3DK整流励磁电路分别由两个可控硅反向相并联,或者使用可控硅模块。所述的可编程微处理器可以是单片机,或者LOGO,或者PLC数字处理器。
本发明的实施原理:
1)吸料:
合上K1,微处理器控制板向1DK的1D1、2DK的2D1、3DK的3D1发去导通指令,三相电源经QF枛分两路经FU1、FU2分别经1DK的1D1和2DK的2D1组成二相整流后由P和N端输出给电磁铁正向励磁,使电磁铁产生磁力而吸料。3D1和RV1组成正向励磁的续流电路。
2)放料:
断开K1,微处理控制器板向1DK的1D2、2DK的2D2、3DK的3D2发去导通指令,三相电源经QF枛分两路经FU1、FU2分别经1DK的1D2和2DK的2D2组成二相整流后由P和N端输出给电磁铁反向励磁,使电磁铁产生去磁力而放料。3D2和RV1组成反向励磁的续流电路,反向励磁时间由工人预置,以放料干脆利落为准。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阳中南电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岳阳中南电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顶举机构
- 下一篇:电梯制动系统的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