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螺旋转动建筑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4512.6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8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薛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晓光 |
主分类号: | E04B1/346 | 分类号: | E04B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210010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旋 转动 建筑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具体地说是一种旋转建筑物。
背景技术
旋转建筑是观光景点的一种常用建筑形式,主要包括顶楼旋转餐厅、多层水平旋转建筑等。现有旋转建筑物只能在同一高度水平旋转,观景视野狭窄、重复,不能观看各个方向和不同高度的景色。另外,在高空旋转移动的房间外表清洗难度大,维修不方便,结构复杂,建筑成本高,不能形成批量工厂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螺旋转动建筑物,要解决现有的旋转建筑存在的上述不足,旨在提高建筑物品质,降低成本。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双螺旋转动建筑物,包括建筑物中部的主体结构部分和主体结构边部的螺旋形坡道,主体结构部分由结构柱、楼板组成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坡道是双螺线形,沿坡道外沿固定有双螺线轨道,所述双螺线轨道与移动房间连接并沿双螺线轨道移动,实现上下循环螺旋运动,所述移动房间每固定一个时间顺时针向或逆时针移动360°,每移动一圈纵向上升或下降两层;双螺线轨道底部设置有可以将移动房间纵向升降一层的底端变轨区,双螺线轨道顶部设置有可以将移动房间纵向升降一层的顶端变轨区,移动房间被升降机构变轨后沿双螺线轨道做逆向移动。
所述建筑物在底层可设置有用于对移动房间进行内外清洗、垃圾处理、上下水、更换设施以及必要维护修理的清洗区。
所述移动房间可与双螺线轨道侧向挂接,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尺寸,节省材料,提高安全性。
移动房间每固定一个时间正向或反向移动360度,上升或下降两层,在顶端变轨区和底端变轨区实现换层变轨逆向移动,实现所有移动房间循环往复旋转上下运动,使每个移动房间内的人都能在360度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观景和采光,轮流观看各个方向和不同高度的景色,解决了在移动房间内全方位、各高度、大视野采景观光的问题,可降低建造成本,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
本发明通过在双螺旋建筑物挂接移动房间的方式,也解决了移动房间在高空运行外立面清洗困难的问题,移动房间在底层时可以进入清洗区中,进行内外清洗,垃圾处理,上下水,更换设施以及必要的维护修理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顶部变轨示意图。
图7是双螺线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体结构部分、2-移动房间、3-双螺线轨道、4-底端变轨区、5-顶端变轨区、6-清洗区、7-屋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这种双螺旋转动建筑物,包括建筑物中部的主体结构部分1和主体结构边部的螺旋形坡道,主体结构部分1为已有技术,一般由结构柱、楼板组成承重框架,可参考已有螺旋形停车库等建筑物的构造。该旋转建筑物内部可以根据需要划分娱乐区域、餐饮区域或办公区域。
参见图5、图6所示,在主体结构部分顶部可安装有屋盖7或透光天井。双螺旋转动建筑物主体结构部分1里的电梯是智能电梯,可以随时按照客人要去的房间的位置停靠在房间当时所在的楼层位置。
参见图2-6所示,螺旋形坡道是双螺线形,沿坡道外沿固定有双螺线轨道3,所述双螺线轨道与移动房间2连接并沿双螺线轨道移动,实现上下循环螺旋运动,所述移动房间2每固定一个时间顺时针向或逆时针移动360°,每移动一圈纵向上升或下降两层;双螺线轨道底部设置有可以将移动房间纵向升降一层的底端变轨区4,双螺线轨道顶部设置有可以将移动房间纵向升降一层的顶端变轨区5,移动房间被升降机构变轨后沿双螺线轨道做逆向移动。
例如:奇数层正向旋转360度上升两层,偶数层逆向旋转360度下降两层。
主体结构部分1的外沿有双螺线轨道3,所述移动房间2与双螺线轨道3侧向挂连,侧向挂连技术可以借鉴已有侧挂游乐设备、观光缆车的技术和构造。
所述建筑物在底层设置有用于对移动房间进行内外清洗、垃圾处理、上下水、更换设施以及必要维护修理的清洗区6。移动房间2移动到底层时先在底端变轨区4做变轨逆向运动,再进入清洗区6中,进行内外清洗、垃圾处理、更换设施以及必要的维护修理等,彻底解决了移动房间高空运行、外立面清洗困难的问题。然后逆向移动到顶端的顶端变轨区5,做往复运动。
参见图7所示,双螺线轨道设计解决了移动房间循环上下旋转移动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晓光,未经薛晓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