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塔连廊螺旋建筑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4683.9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薛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晓光 |
主分类号: | E04B1/346 | 分类号: | E04B1/346;E04H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210010上海市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塔连廊 螺旋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旅游观光建筑物,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塔形建筑物。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塔形建筑物之间鲜有联接,更无让游客在两楼之间观景、并沿楼体盘旋上下的功能。现有的旋转建筑包括顶楼水平旋转餐厅、带水平旋转观景台的建筑物等,游客只能在同一高度水平旋转,观景视野有限、景观重复,不能观看各个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景色。现有的螺旋形建筑物有螺旋形车库,螺线形的车道供车辆盘旋上下,无游览观光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塔连廊螺旋建筑,旨在使建筑物增加游览乐趣和能在双塔中轮流旋转观看各方位和各高度景色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这种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包括双塔形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双塔形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呈双筒形,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一个切线方向连接上连廊,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另一切线方向连接下连廊,楼体主体结构设有两圈立柱,沿立柱环向设有螺旋形楼板,在螺旋形楼板的外侧固定连接螺旋轨道,所述螺旋轨道自甲楼底部至顶部、沿上连廊、自乙楼顶部至底部、最后沿下连廊回到甲楼底部,形成闭环运行线路,螺旋轨道侧向挂接移动房间,移动房间沿螺旋轨道在甲乙两楼之间作流转回旋移动,沿建筑物每移动一圈纵向上升或下降一层。
所述双塔形建筑物在其中一个或两个楼体底层设置有用于对移动房间进行内外清洗、垃圾处理、上下水、更换设施以及必要维护修理的整理房间,该整理房间内设置有与上述螺旋轨道相连的分岔轨道。
所述双塔形建筑物内可设置电梯。
所述双塔形建筑物顶部可设置透光、部分透光或不透光的屋盖。
所述上连廊和下连廊可为廊桥结构或斜拉桥结构。
所述双塔形建筑物的中部可设有半圆形、环形或扇形的水平楼板,纵向可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半圆形或扇形的天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建筑物增加了游览观光功能,其造型新颖,结构简单,建筑成本低,解决了在双塔建筑中流转观看各方位和各高度景色的问题,每个移动房间固定一个时间移动360度,上升或下降一层,实现所有移动房间循环往复旋转上下运动,使每个移动房间内的人都能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观景和采光,轮流观看各个方向和不同高度的景色,移动房间在建筑物底部或顶部位置不用变轨,外面的房间不用停止运动,可无限制进出。
本发明还解决了在高空旋转移动的房间外表清洗难度大,维修不方便的问题。移动房间在底层时可以进入清洗区中,进行内外清洗,垃圾处理,上下水,更换设施以及必要的维护修理等。移动房间可以批量工厂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柱、2-移动房间、3-螺旋轨道、4-上连廊、5-下连廊、6-螺旋形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所示,这种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双塔形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呈双圆筒形,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一个切线方向连接上连廊4,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另一切线方向连接下连廊5,连廊是典型的廊桥结构。楼体主体结构设有两圈立柱1,沿立柱环向设有螺旋形楼板6,在螺旋形楼板的外侧固定连接螺旋轨道3,所述螺旋轨道自甲楼底部至顶部、沿上连廊、自乙楼顶部至底部、最后沿下连廊回到甲楼底部,形成闭环运行线路,螺旋轨道侧向挂接移动房间2,移动房间沿螺旋轨道在甲乙两楼之间作螺旋形移动,沿建筑物每移动一圈纵向上升或下降一层。侧向挂接技术可以借鉴已有侧挂游乐设备、侧挂电梯和观光缆车的技术和构造。移动房间2每一小时左右顺时针向或逆时针移动360°,每移动一圈沿建筑物纵向上升或下降一层。各移动房间可顺序沿闭环运行线路在两个螺旋建筑物之间循环运动。
双塔形建筑物的主体结构部分为已有技术,一般由立柱、楼板组成承重框架,可参考已有螺旋形停车库等建筑物的构造。该旋转建筑物内部可以根据需要划分娱乐区域、餐饮区域或办公区域。所述双塔形建筑物内可设置观光智能电梯,可以随时按照客人要去的房间的位置分配指定的电梯停靠在房间当时所在的楼层位置。所述上连廊和下连廊为典型的廊桥结构。双塔形建筑物顶部可设置透光、部分透光或不透光的屋盖。双塔形建筑物的中部可设有半圆形、环形或扇形的水平楼板,纵向可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半圆形或扇形的天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晓光,未经薛晓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6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轴直角坐标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由螺杆控制且角度可调的工作台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