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装置及采用该吸附装置的贴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4812.4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1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冬盛;蔡子琦;李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8/18 | 分类号: | B32B38/18;B32B37/10;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装置 采用 贴合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装置及采用该吸附装置的贴合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薄膜吸附装置及采用该吸附装置的薄膜贴合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或者触控面板等制造过程中,通常会需要将软性膜或者光学胶等薄膜状物体贴附于基板上以保护基板或者实现两个基板的粘结,为此常会应用到薄膜贴合设备。
一种薄膜贴合设备,包括夹持基体和调节装置,自该夹持基体的一表面向其内部开设有多个孔,该多个孔通过弹性膜密封。该多个孔于夹持基体内部相通,以使该夹持基体内部形成一连通的空间。调节装置包括一气管,该气管从夹持基体的侧面伸入夹持基体的内部空间中。使用该薄膜贴合设备时,可以首先将具有粘性的粘膜粘贴于弹性膜上,然后对准需要贴合的基板,使两者贴合,并可通过调节装置向夹持基体内部通气,使弹性膜向远离夹持基体的方向膨胀,以将粘膜压紧于基板上。贴合后,调节装置吸气,使弹性膜回复原状,从而使弹性膜和粘膜分离。
为了保证粘膜在与基板贴合后能够与弹性膜分离,粘膜与弹性膜之间的粘结强度较小,因此,粘膜可能出现从贴合设备上掉落的情况。此外,此种贴合设备仅适用于与弹性膜贴合的一面具有粘性的薄膜,因此适用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范围较大且可吸附牢固的吸附装置及采用该吸附装置的贴合设备。
一种吸附装置,包括基体和与基体相连接的调节装置,该基体包括框体和设置于框体相对两端面的承载件和弹性膜,框体、承载件和弹性膜共同围成一腔体,调节装置用于改变腔体内的气压,承载件上设置有吸附区,基体的腔体经吸附区与外部相通。
一种贴合设备,包括基体、与基体相连接的调节装置以及相对基体可运动的滚压件,该基体包括框体和设置于框体相对两端面的承载件和弹性膜,框体、承载件和弹性膜共同围成一腔体,调节装置用于改变腔体内的气压,承载件上设置有吸附区,基体的腔体经吸附区与外部相通。
上述吸附装置使用时,可将待贴合工件,如薄膜或者光学胶等膜状物品放置于承载件上,通过调节装置来减小基体内腔体的气压,使腔体内相对外部出现负压,承载件上的吸附区便可以吸附住其上的待贴合工件,保证吸附的牢固。因为通过负压吸附,对于待贴合工件是否具有粘性没有要求,适用范围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设备进行贴合作业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吸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承载件未涂密封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承载件与框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图2所示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吸附装置腔体内为负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吸附装置腔体内为正常气压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的吸附装置及采用该吸附装置的贴合设备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200用于将薄膜(图未示)或者薄膜状的光学胶300等工件贴合于基板400上。贴合治具200包括吸附装置100和相对吸附装置100可运动的滚压件210。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吸附装置100包括基体10、与基体10连接的调节装置20以及可调节地固定于基体10上的配合件30。
基体10包括框体11以及固定于框体11相对两端面的承载件12和弹性膜13。框体11、承载件12和弹性膜13围成一腔体14。
框体11大致呈矩形,具有相对的两端面11 1和位于两端面111之间且两两相对的四个侧面112,每相邻两个侧面112通过折面1121连接,自侧面112向框体11内部开设有与腔体14相通的连接孔113和气孔114。连接孔113和气孔114的开设位置和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开设在相同的侧面112上,也可以开设在不同的侧面112上。本实施例中,连接孔113有两个,分别开设于两个相对的侧面112上,气孔114也有两个,分别开设于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112上。每个气孔114的两侧还各开设有一螺孔115。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4,承载件12包括丝网121和涂覆于丝网121的部分表面的密封胶123。丝网121上未涂密封胶的部分形成吸附区1211,涂有密封胶的部分形成密封区(图未标)。承载件12通过密封区的边缘与框体11其中一端面111密封连接。吸附区1211具有多个贯通的吸附孔(图未标),使腔体14与外部相通。可以理解,承载件12也可以为其他具有一定的刚性且能实现密封的薄片,并在其上加工孔形成吸附区1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